•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未来地方竞争的是财政造血能力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10-23 阅读次数:1155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主要经济体面对主权债务问题均不很轻松,在美国国债危机暂时缓解之际,根据计划,8月初开始的中国政府债务全面审计将在本月底完成。时至今日(23日),我们估计大体结果已经出来了,而这正是国务院总理和国家审计署官员相对自信的原因。21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表示,目前地方债审计尚未结束,无论数额如何届时公开没有压力。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世界审计组织第21届大会上表示,目前中国政府性的债务总体上处在安全可控范围内。
    中国国家债务在总体可控的情况下,局部可能并不轻松。先前我们观察到,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披露2010年末债务情况的报告中揭示全国债务率为83.44%,审计署也披露当前东中西部地区当年均出现一些高负债的省份,比如东部的广东、江苏、浙江、天津,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两省,西南三省一市及陕西,其中西部6省份的债务率超过120%。而今年610日审计署披露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债务两年来增长了12.94%,由此推动中央政府紧急启动对五级政府债务进行全面审计。
    国务院参事夏斌不久前曾表示,10月底的审计结果肯定是惊人的,会有相当部分的债务已成为呆账坏账。美林美银认为2012年中国政府总债务达27.5万元,渣打银行认为中国光地方政府6月底债务估计在21.924.4万亿元,前财政部长项怀诚估计约30万亿元。
    具体的数字可能难以估算,我们此前也曾披露,一些村镇地方融资平台已成为地方债审计盲点,尽管国务院7月底紧急下发的通知中明确要求,本次涵盖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的审计要求“见人、见账、见物、逐笔、逐项”,但之前的审计结果已经显示,通过信托、融资租赁、BT(建设-移交)和违规集资等方式变相融资现象突出。
    尽管如此,中央对形势的认识是清楚的。10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表示,我们对需求下滑、产能过剩、地方债务、影子银行等问题和挑战保持着清醒认识,对外部环境可能带来的冲击高度关注,正在采取稳妥应对举措,防患于未然。
    早在8月底,银监会在哈尔滨会议上就曾提议要对地方政府债务设定举债上限,银行系统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动向的了解恐怕是最清楚的,而且各种融资渠道取得资金的来源最后大部分仍来源于银行系统。9月初,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也表示,对于防范和化解风险,首先要规范发债,发行地方债只能用于建设性支出;其次,要对地方债实行分类管理,公益性债务逐步用公共财政收入来偿还,平台债务要加强管理用收益来偿还。
    中国政府的债务问题其实并不是严重问题,因为中国政府的债务是投资形成的,不像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因为社保和消费形成的债务。市场估计的债务规模相对GDP总体而言,的确相比西方国家更可控,中国各级政府担心的债务风险问题,实际是债务现金流的期限错配问题,也即债务偿还的流动性风险。
    在国家加大审计地方债务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如何适应形势和政策的变化就显得很重要。在央地财政冲突不断紧张的当下,各级政府官员要讲政治,要看清形势,依靠负债制造GDP和形象工程进而来获取政绩的做法已经不灵了,更好的做法是通过打造财政的自我造血能力来减少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冲突,而这种做法也是中央鼓励的典型,就看地方有没有能力来抓住机会。在这方面,寻求智库的专业支持不失为有效的办法。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投资形成的地方政府债务其实不是问题,只是债务与资产期限错配形成的流动性风险,解决地方债务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地方官员的政绩观,核心在于打造财政造血能力而非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