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进出口公平贸易提示信息(2019.第31期)
信息来源:AMBOUND每日经济 发布日期:2019-08-20 阅读次数:445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1.中美关系的复杂性、矛盾性和基本经验

      2019-07-17 22:09  文章来源: 《和平与发展》

      来源:《和平与发展》2019年第3期  陶文钊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着力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中美关系是重中之重。40 年来中美关系经历了不少风雨、摩擦、颠簸、起伏,但总体说来两国关系是向前发展的,实实在在地造福了两国人民,并促进了地区稳定、世界和平与繁荣。历史事实证明,中美建交之初,邓小平把中美关系正常化作为改革开放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是有历史远见的,是完全正确的 ;中美建交以后,我国几代领导人的对美政策、对中美关系的处理,为中国的崛起、确保现代化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做出了贡献,使中美关系很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大业。目前,特朗普政府明确地将中国作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加以防范和应对,且这一认识在美国政界和战略界已经成为主流,未来二三十年中美之间的竞争博弈将常态化,对中国的大国外交构成严峻挑战。鉴于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对其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对于评估未来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制定应对之策,十分必要。

      一、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要深刻认识中美关系的现状和未来,有必要对其构成做一番解析。两国关系是由哪些主要部分构成的?这些部分对于两国关系是积极还是消极因素,是提供了正能量还是负能量?

      (一)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中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但这种差异并未给双方的关系造成大的影响。之所以在对美关系中成为问题,原因在于所谓“美国例外论”。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其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应当推广到全世界。100 多年来,在对华关系中,美国人总有一种“传教士热情”及改造中国的强烈欲望。传教士要把中国基督教化,外交官要按照美国的方案来重新改造中国。美国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一直抱着不认可、不信任的态度。冷战时期,美国公开要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许多美国人以为经济改革必定导致政治 “自由化”,中国势必走上西方式的民主道路,美国人憧憬了一个多世纪的改变中国的梦想就要实现了。冷战结束后,美国政界和学界的主流看法是“共产主义终结了”,西方自由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取得了最后胜利。因此克林顿政府在任期前三年对中国施加了巨大压力,试图改变中国的政策取向,甚至中国的领导。世纪之交在美国辩论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立法时,又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深远的政治变化”,“贸易和经济繁荣最终将会导致中国的自由化和民主”。 但他们的想法又未能实现,中国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许多人感觉到挑战。冷战后 20 多年间“中国威胁论”在美国时起时伏,都与两国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有关。

      中国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不干涉别国内政,不对他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说三道四,中国文化是非宗教文化,没有“拯救世界”或向世界各地“传播上帝福音”的使命感。就连佐利克也说 :“中国不搞意识形态的扩张”。在北京政治风波之后,邓小平对布什的特使说 :“美国的制度中国不能照搬,美国的制度究竟好不好,美国人自己说,我们不干预。两国相处,要彼此尊重对方,尽可能照顾对方,这样来解决纠葛。”可是美国人听不进中方的告诫,时至今日,美国政府尤其是一些人权组织,仍然在宗教信仰自由、涉藏、涉疆、涉港问题上对中国指手画脚,对中国近年的一些立法也多次进行干涉。这个问题在两国关系中还会长期存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阻碍了中美两国间深层次的互信和友好关系的建立。

      但幸好这个分歧主宰中美关系的时候不是很多。1972年尼克松的“破冰”之旅实际上是宣告两国在意识形态上“休兵”。虽然后来美国又多次发起进攻,但两国关系中其他因素对它进行了制约,使其不能走得太远。

      (二)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原本是中国的内政,但由于美国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介入中国内战,1954 年又与台湾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台湾问题成了中美关系中基本的重大问题,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核心内容都是关于台湾问题。两国关系正常化表明双方在“一个中国”问题上达成了基本共识,但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与中国的“一个中国”原则是有差别的。这种分歧的主要表现是美国的国内法《与台湾关系法》在实践中主要是维系美台军事关系,包括售台武器。在过去 40 年中它对中美关系造成了周期性干扰,尤其对两军关系冲击更大。

      大体说来,美国历届政府基本遵守了“一个中国”政策,在台湾问题上是有底线的,即台湾问题要和平解决,反对海峡两岸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在某些情况下,美国反对、遏制“台独”势力分裂活动的政策取向,对中美关系的稳定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要清晰地看到,主张提升美台关系、甚至主张搞“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的亲台势力在美国,包括在国会中仍有市场。当前台湾民进党当局又拒绝承认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民进党和美国的亲台势力相互勾结、制造事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为了牵制和平衡中国,“台湾牌”被美国的某些政治势力借重使用,对此我们要高度警惕。

      (三)经贸关系

      使中美关系为中国的现代化服务是邓小平当初规划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尽管中美政治关系不时跌宕起伏,但双边的经贸关系却持续稳定地发展,确实起到了中美关系“压舱石”“减震器”的作用,而且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目前中美双边贸易额已超过6000 亿美元,双边投资方面,截至 2015 年,中国累计对美投资近 500 亿美元,美国对华投资近 800 亿美元。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美两国在金融上的相互依赖更加突出。中国外汇储备至今仍有 3 万多亿美元。中国大量持有美国债券,这对美国的金融稳定至关重要。

      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变化既会促进两国合作,也会导致两国竞争。由于经济结构趋同,两国的经贸关系向纵深发展,各种分歧和摩擦也在积累,中美经贸关系中存在大量新老问题。但两国经贸关系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总体说来是互利双赢的,如果开打全面的贸易战,只能是两败俱伤,绝无赢家。经贸作为中美两国关系“压舱石”的基本状况并未改变。

      (四)人文交流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美刚一建交,两国的人文交流就开展起来,而且不断深化发展,这是两个社会的接触,有国家层面的,更多是个人之间的。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着两国关系,即使在两国政治关系遭遇困难之时也未停止,帮助两国政府克服了政治困难。2010 年两国建立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进一步从政府角度规划、推动两国的交流,使之覆盖两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文交流一直在两国关系中发挥着正能量、暖力量的作用。

      (五)地区问题

      亚太地区既是中美间利益交融最多的地区,又是崛起国与主导国权力竞争突出的地区。美国感到了中国崛起的挑战,奥巴马政府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挑战。美国是一个亚太国家,中国尊重美国在本地区的存在和利益。美国长期以来主导亚太事务,并在这里构建了同盟体系,有一套自己的规范和做法。中国希望美国在本地区发挥稳定作用、积极作用,不欣赏、不认可美国的同盟体系,而且认为美国在亚太部署过多的军事力量、过于频繁地举行联合军演不利于地区稳定。但只要美国的同盟体系不针对中国,不直接损害中国利益,中国也未采取强硬态度进行反对。中国致力于营造对现代化建设有利的周边环境,并对周边国家提出了 “亲、诚、惠、容”的理念,希望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快车。

      目前亚太地区正处于新旧秩序并存的时期 :旧秩序仍然存在,还在发挥作用,中国不会断然采取措施去推翻旧制度,另起炉灶;新秩序的因素越来越多,美国不可能遏制这些因素的产生和壮大,但新秩序要取代旧秩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972 年的《中美联合公报》中说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40 多年过去了,这一原则仍然适用。“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两国应该在亚太地区共同演进,共同做亚太和平、稳定的维护者,亚太繁荣的促进者。

      (六)全球治理

      直至本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融入国际社会,中国的口号是“与国际接轨”,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并不突出。随着中国“入世”后经济飞速增长,尤其在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凸显,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深入地参与了全球治理。奥巴马政府也认识到这一点,美国政要一再表示,没有中美两国的合作,任何重大的国际问题都难以解决。[1]全球治理事关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中国希望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推动建立更加均衡普惠的治理模式和规则,必然要对先前的秩序和规则进行改革、补充和完善,这可能触动一些国家的既得利益,与美国的竞争是难以避免的。2015 年发生的两件事件具有典型意义 :中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在 12 月正式成立,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于 10 月达成。奥巴马政府对于 AIIB 一度竭力反对,还劝其盟国不要加入 ;同时通过 TPP 书写 21 世纪的贸易规则。类似的竞争还会继续发生,但它们不是对抗性的,有的也可以在沟通过程中化解,如美方后来改变了对 AIIB 的态度。

      从以上解析可以看出,构成中美关系的诸多要素中有正面积极的、提供正能量的要素,也有负面消极的、对两国关系起牵制、甚至破坏作用的要素,有的要素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但总的说来,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由于两国关系的这种构成,过去 40 年的中美关系发展轨迹呈现了总体向前、时有起伏、颠簸的状况。由于中美两国关系对国际事务的影响越来越大,两国合作可以成就大事,两国失和可以坏大事。

      二、发展对美关系的主要经验

      从近 40 年中美关系中可以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主要有以下三条。

      第一,牢牢掌握两国关系的大方向。这个大方向简单地说就是合作。习近平 2017 年 4 月在海湖庄园会晤特朗普时强调 :“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 这既是中美关系的经验总结,也表达了中方真诚与美方合作的良好愿望。

      要把握这个大方向,就要彼此照顾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中美可以合作的领域很多,但首先要在大事情上、根本性问题上、事关彼此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合作。这样在小问题上的一些摩擦才不会对两国关系造成大的干扰,也会比较容易处理。在乔治•沃克•布什时期双方在事关美国核心利益的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上的合作、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上的合作保证了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

      要把握好大方向,就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看待中美关系,如果仅仅着眼于某个分歧,以偏概全,就会对两国关系的未来产生悲观情绪;如果放眼全局,从历史的长过程来看待两国关系,多从共同利益和两国的合作观察问题,那么不管有多少障碍和困难,中美关系还是会继续曲折前进。

      “所谓智者求同,愚者求异……要择宽处行,谋长久之利。” 要把握好大方向,就要恰当处理合作与斗争的关系。中美关系中的分歧和摩擦有时显得十分尖锐,这时既要坚持原则、勇于斗争,又要灵活机动、善于斗争。斗而不破,斗是为了更好的合作。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克林顿任期头几年、1999 年 5 月“炸馆”事件发生后,都是中美双方矛盾和分歧表现得很尖锐的时刻,中方成功地处理了斗争与合作的关系,使两国关系转危为安。

      第二,建设性地管控分歧。从以上解析可见,中美两国关系中的分歧是一个客观存在,因此,如何建设性地管控好分歧就成为两国关系能否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

      中美分歧有的涉及基本政治制度层面,有的事关主权和领土完整,有的涉及具体的商业利益。对于不同的分歧要设定不同的目标,用不同的方式处理。第一类分歧是比较根本性的、长期的分歧,我们的目标应该是“缓解”,减少它对总体关系的影响。如在 20 世纪 90 年代,这方面的分歧比较严重,后来经过了斗争,美方也认识到了既不可能压垮中国,也不可能改变中国。在中美关系的大多数时候,这方面的分歧是“缓解”的,但有时候也会突然冒出来作怪,如 2010 年美方对中国互联网管理的批评。遇到这种情况,中方可以做出回应,但不要与美方过多纠缠。

      另一类分歧对中美关系不像第一类那样具有根本性,但也没有“快刀斩乱麻”的解决办法,如两国在南海的分歧,是迁延性的慢性病,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要与美方长期周旋,同时还要积极寻求两军合作。至于具体的经贸摩擦,则要在平衡照顾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努力寻求解决,不能完全解决的也要尽可能缩小。

      在过去 40 年中,一些突发事件对两国关系造成了很大冲击,典型的是1999 年的“炸馆”和2001 年的“撞机”,这种事件会在瞬间加剧两国关系中的紧张,改变两国关系的氛围。在危机应对中,以下几个基本原则是有用的 :一是摒除以零和思维对待危机,避免意识形态的影响和绝对主义的原则,双方都要努力控制危机,避免因擦枪走火导致真正的冲突 ;二是在具体处理过程中要“有理、有利、有节”,注意斗争艺术,不要把话说满说绝,要留有转圜的余地 ;三是最后的解决方案要照顾双方的利益和面子,使双方对于国内都可以交代。总体说来,中美两国关系中的分歧是可控的 ;当分歧突出时,两国的共同利益仍然存在,处理分歧的过程是一个既博弈又合作的过程。

      第三,积极主动塑造两国关系。中美两国虽然彼强我弱,但中国不是被动的一方。实际上,中美关系的状况是两国互动的结果。两国刚一建交,中国就开始主动塑造中美关系,在各个不同时期提出问题、设置议程,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和步骤。建交后中方紧接着提出了建交遗留下来的美国售台武器问题,经过一番艰巨的斗争,促成了 1982 年 8 月 17 日《中美联合公报》。在中美关系遭到严峻考验的 1989 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领导人既沉着坚定、保持定力,又与美国政界中以布什总统为代表的积极力量相互配合,避免了中美关系的大滑坡。在克林顿第一任期,中方提出了“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方针,积极谋求改善双边关系。在中美关于中国“入世”的谈判中,中国领导人做出了加入世贸组织、投入全球化大潮的坚定决策,再一次抓住了机遇,使中国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之时加入了世贸组织,搭上了全球化的快车。

      近年来,中国领导人不失时机地把增长的国力转化为塑造中美关系的能力,进一步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美国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中国积极支持二十国集团(G20)机制,以同舟共济的精神为与国际社会合作应对金融危机做出了贡献。在每次 G20 峰会之前,中美都要进行沟通,以确保峰会成功 ;之后又利用各种机制(包括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磋商落实峰会决议的具体办法。中国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 ;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 ;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贡献中国智慧。

      二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中国经济转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自身需求,它与国际社会的要求高度契合。2013 年 4 月,中美两国发表了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此后,两国的合作步步深化,2014 年 11 月、2015 年 9 月、2016 年 3 月,两国元首接连发表三个联合声明,宣布了各自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推动国际社会在巴黎气候峰会上达成一项富有雄心的协定,并使《巴黎协定》尽早生效。中美合作的方式和力度在两国关系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三是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对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国沉着冷静予以应对,既没有将其看成不得了,也没有看成“无所谓”。 中方提出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实际上,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初中美关系解冻以来,两国就在探索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无论对于美国还是中国,对手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两个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发展阶段都不同的国家,发展两国的关系对双方都是一个挑战。现在再重新研读 1972 年的《中美联合公报》,可以看到,公报已经蕴含着 “不冲突不对抗 ;相互尊重 ;合作共赢”这三条基本思想。可以说,过去 40 年两国对构建中美新型关系的探索是成功的。

      三、对未来趋势的展望

      从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又出现了美国是否衰落的辩论。现在美国内政外交确实都有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也可以说,美国政治进入了一个非理性时期,这个时期会延续多久尚难断定,但笔者认为从历史的长周期看,这并不等于美国的衰落。

      中国确实在崛起,而且这个过程还将继续下去。于是中美关系就成了典型的崛起国与霸权国的关系,在一些美国学者眼里,中美关系难逃“修昔底德陷阱”的厄运,难逃大国冲突的宿命。以米尔斯海默 ( John Mearsheimer) 和弗里德伯格 (Aaron Frieberg) 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坚持认为中美冲突不可避免,但同样也有许多学者和政界人士认为中美冲突没有必然性。

      基辛格 (Henry A. Kissinger) 强调,“冲突是一种选择,但并非必然”。时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多尼伦(Tom Donilon)也表示 :“我不同意某些历史学家和理论家提出的这一论点,即出于某种原因崛起中的大国和老牌大国注定要发生冲突。这种结果并不具有必然性。这不是物理定律,而是领导人的一系列抉择导致大国的对抗。” 中方提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是为了避免冲突对抗的前景,达到互利双赢的结果。

      毋庸讳言,中国的发展给中美双方都带来了一个如何相处的问题。虽然时任副国务卿的斯坦伯格 (James Steinberg) 说,美国已经准备好中国登上世界舞台, 但中国真正登上了,美国还是不习惯、不适应。从二战结束以后,“美国领导世界”“美国世界第一”成了美国政治文化的深层次积淀和美国人的普遍心态。正如尼克松所说,我们美国人不知道如何成为世界第二,甚至不知道如何成为并列第一。大部分美国人还没有心理准备接受中国成为一个平等的合作伙伴。美国抵制亚投行就是一例。

      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中国领导人意识到国际上对中国崛起的疑虑,近年来在诸多国际场合一再宣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这对中国有利,对亚洲有利,对世界也有利,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中国和平发展的信念。” “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是中国几代领导人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需要长期稳定的对美关系。中国发展现代化不是为了取代美国、称霸世界。中国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取代美国的世界主导地位。塑造国际秩序需要超强的国力,中国离这样的国力还有很大差距。 塑造国际秩序也需要首先得到本地区国家的普遍支持,需要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各大国的普遍支持,中国离这样的国际支持也还有较大差距。实际上,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周边国家对中国反而产生了种种疑虑。而且现存的国际秩序也没有严重束缚中国的发展。

      因此,中国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来自己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秩序。这么说并不意味着中国对于国际秩序只能无所作为。国际秩序要与时俱进,要反映变化了的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大势。在这方面,中国对国际秩序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中国可以在某些特定领域,通过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合作,循序渐进地推动现有国际秩序的局部改善,使这个秩序不断完善。2008 年金融危机可以说是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契机。如果没有金融危机,中国要参与全球治理、改革现有的机制会困难得多,国际既得利益者对中国的抗拒会强大得多。危机爆发后,中国积极、稳妥地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并取得显著成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改革、发起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成立亚投行,尤其是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中国推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对现存国际秩序的局部变革,借以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现实。

      在今后的几十年内,将是原有的国际秩序逐渐向新秩序过渡的时期。如果中国不使用强制的方法去改变原有秩序中的某些成分,如美国的同盟体系;如果美国不使用强制的方法阻止中国对现有秩序的局部改善和补充,中美两国就可以避免冲突和对抗,避免战略摊牌,可以超越所谓“修昔底德陷阱”。在全球化和国际政治民主化继续深入发展、新兴经济体群体崛起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强并立将是 21 世纪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今后二三十年中,中美两国之间将进行经常的相互调适、相互顺应(accommodation and adaptation)。观察两国关系,有两个基本点可能在很长时间里都不会改变 :第一,两国利益的高度相关性,确实是谁也离不开谁 ;第二,美国认定中国是美国全球地位的主要挑战,是美国的主要战略对手。从第一个基本点出发,两国的互利共赢的合作将继续下去 ;由于第二个基本点,中美两国的竞争和博弈还将加剧、会常态化,不时会有磕绊、颠簸、起伏,逐渐形成两国互动的新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寻求中美关系的大体稳定还是有可能的。

     

     

     

      2.中国发展不可阻挡

      7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举办以“中国与世界发展:顺应潮流,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美国一些人出于维护霸权秩序的目的,企图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中国的发展势头永远不可阻挡。中国永不称霸,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中国的经济发展惠及全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新兴经济体研究室副主任李大伟说,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需求侧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世界各国创造了巨大的需求,同时也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外资企业特别是美资企业从中获取可观收益。从供给侧来看,中国为优化全球生产要素配置、扩大全球生产可能性作出巨大贡献。

      “当前全球创新体系已经成为一个各国基于自身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合作的网络。在这种合作分工模式下,如果美国一些人因为个别企业和集团利益,打破协作分工方式,会导致生产效率的大幅下降,各国利益均会因此受损。”李大伟说。

      “对全世界而言,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祸,而是福。中国经济增长促进了进口增长,从而带动其他国家出口增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执行院长林桂军说,1995年至2017年,中国GDP年均名义增长率高达13.64%,与此同时,中国进口从1995年的1321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18438亿美元,年均名义增长率达13%。

      也有人认为中国出口导致了他国工人失业,林桂军说,实际上,中国的商品出口带动全世界就业的增长。2007年,中国出口为全世界创造了441.5万人的就业机会,创造的就业机会首次超过美国。

      “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有利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中国与各国的经济交往是正常的竞争和合作,中国不是美国的经济敌人,也不是任何国家的经济敌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所长李伟说。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青说:“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惠及全球。从中国进口中间品,会降低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下游企业生产成本。从中国进口最终品,会增加美国消费者实际收入。”

      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王鸿刚认为,美方一些人用现实主义理论去揣测中国的战略意图,用线性思维去推理中国的发展方向,认为美中两国的差异必然导致对抗,认为崛起的中国必然走国强必霸、我赢你输、我主你从的老路。这是显而易见的错误。

      王鸿刚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中国不会将自身打造成新的霸权。当今国际社会也不会允许新的霸权出现。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行霸道”是一种很低级的国际关系形态和对外战略选择,代价高昂,注定不会持久。中国在文化上从来不认可、历史上从来不追求、未来也不希望看到这样一种新的霸权形态出现。

      “美国总是以自己的价值观和自身的发展轨迹来看中国的发展。”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研究员、大校赵小卓认为,“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以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它强调和平性、合作性。这一点,西方不仅忽略,还常常戴着有色眼镜肆意歪曲。”在他看来,诸多事实可以说明,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认为,中国无意与美国争霸。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自己的发展逻辑和道路选择,对此,任何国家不能想主导就主导。中国的发展不是为了超越谁、取代谁,更不是为了争霸。

      中国是现行国际秩序的参与者、决策者和维护者

      “美国一些人所认为的国际秩序,实际上是美国的霸权秩序,他们把前一段历史阉割掉,而对于反对美国霸权、霸凌主义的行为,就认为是争夺霸权,这是一个非常狡猾的战略。”王鸿刚认为,“国际秩序并不是某一个国家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的,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发展,在各国深度交往的情况下,由各国共同塑造起来的。自现代国际秩序建立以来,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具有追求现代化的权利。”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所长王友明认为,中国不仅是现行国际秩序的参与者,还是决策者和维护者。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国际政治秩序核心机构重要代表。他还表示,只有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秩序,才能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核心作用,构建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国际秩序。

      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常务副理事长王灵桂说,中国道路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改变了全球资本无序扩张带来的财富分配不合理状况。中国智慧为世界各国争取更加平等的国际秩序制定权提供了有益借鉴。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一再证明并将继续表明,中国治国理政和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将越来越强。

      高飞认为,中美关系面临的困难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从单边主义、自我利益出发所导致的。双方存有一些分歧,解决分歧尤其需要理性。中美之间相向而行,寻找共同的道路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与很多美国朋友交流,他们都希望不要再回到冷战时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呼吁更多的有识之士为中美关系发展带来正能量,为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贡献力量。

      信息来源:新华网

     

      3.企业社会责任的界限在哪里?

      2019-07-15 19:36  文章来源: WTO经济导刊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三)

      文|殷格非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界限,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一是,企业社会责任本身可以用“三限”即“下限,上限和有限”来加以区分。简单说就是责任有底线,责任无上限,但责任不是无限。二是,企业社会责任与日常工作的界限。在企业管理层,注意防止简单地将搞好企业经营等同于社会责任;在员工层面, 注意防止简单地将做好日常工作等同于做好社会责任。三是,从企业社会责任内容上看,企业的日常工作都与社会责任有关,但不要简单地把什么内容都贴上社会责任标签,这很容易将社会责任泛化。我们可以从“三限”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些工作,提升并创新,实现这些工作的社会价值。

      企业社会责任的“三限”——下限、上限和有限

      我们用企业社会责任三层次结构来简单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界限问题,可以用“三限”,即下限、上限和有限来对企业社会责任加以界定1。所谓企业社会责任的下限就是底线,是指必尽责任,履行法律法规要求就是企业社会责任底线,也是社会责任的下限,是企业必须履行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的上限是企业自愿选择、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也是企业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生活品质和道德追求的更高要求及期望的主动响应。这既是企业本质价值所在,也是企业社会责任本质价值的所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既是企业外部性的问题,更是企业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响应。在生产力不发达阶段,人们主要关注经济就业问题,有污染有噪音可以不管,只要保证就业、有房子住、有饭吃、有工资即可,那个阶段人们的要求很低。如上个世纪70-90年代,企业不太关心雾霾或空气质量问题,只要能发展经济即可。经济发展水平高了后,人们的意识随之发生变化,希望生活品质高一点,精神追求多一些。比如动物福利问题,中国人几千年来吃肉都不管动物福利问题,现在为什么要开始考虑了?很多人都会认为这和自己没有关系,但是有一部分人宁愿多花点钱希望吃到没有毒素的肉,希望消费让人舒适的产品和服务。这虽然是社会责任上限,其实是没有止境,没有上限。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的有限问题是指在一个特定阶段、一个特定主体其社会责任是确定的。这是因为在一定的时期,企业及其利益相关方的资源是有限的,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总会形成一定的共识,继而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目标,经过与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其结果和预期也会是具体的。这也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有限性,也是确定性和具体性的一面。

      企业社会责任与做好企业经营和本职工作的界限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入发展,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公司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并进一步融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已成为许多企业的共识。在强调将社会责任融入到公司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时,我们经常能听到有的企业领导人强调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做好企业经营,在强调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时,我们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是员工践行社会责任就是做好本职工作。

      企业社会责任是像我们有的企业领导人所讲的做好企业经营?如果做好企业经营就是等于做好企业社会责任,那就没必要谈论企业社会责任了。因为企业自成立之初不就是一直在努力做好企业经营吗?之所以提出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一个基本因素就是针对企业只顾经营,只对股东和投资人负责,而不对其它的利益相关方负责;只顾企业的利益,而不顾公众利益和社会长远利益而言。企业社会责任是倡导企业在对股东和投资人负责的同时,也对其他相关方负责,同时能促进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企业要履行好社会责任,不是简单做好企业经营就够的。企业在遵守法律和规则的前提下做好经营只是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条件,或者其本身也只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内在要求。

      企业社会责任是像我们有的员工认为的那样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吗?这话乍一听似乎也正确,并且大家都很容易接受。但这样一来,企业的 CSR 同仁们开始有些犯愁了,因为似乎是让员工原来该干什么现在还是干什么,没有什么变化。借用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曾经说过的话:企业社会责任不是要做什么新的事情,是要用新的方式开展你的业务,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不等于日常工作,而是要用新的方式开展你的日常工作。这里新的方式就是指负责任的方式,包括负责任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当然企业社会责任也不仅仅是用新的方式开展原来的业务,还应该包括创造出新的业务,创造出“新的日常工作”。

      因此,就目前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阶段来讲,不宜简单地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同于做好企业经营,也不能将员工践行社会责任简单地等同于做好本职工作。第一,容易造成认识上的误导,从实际上否定企业社会责任。就会出现本文开始所讲的现象,在培训提高的时候讲了大量的社会责任内容,但最后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的实际工作还是按照原来的一套进行。第二,公司的社会责任融入工作就面临落空的可能。企业社会责任最终要靠每个管理者和每个员工落实到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中,而简单地等同于搞好企业经营搞好本职工作,就会使得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目标和计划难以通过全体员工来实现。第三,要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以新的理念和方式来从事原来的本职工作,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原岗位工作提出了更加负责、更加可持续、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每个员工用这些“多、高、新”的要求,重视审视本职本岗工作,找出不足和改进的方向,这样,才能真正地将社会责任理念逐步融入到其本职工作和日常行为中。企业才能真正走向更加负责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当然,从未来来看,如果员工的本职岗位职责已经包含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自然员工搞好本职工作也就等同于履行好相应的社会责任了。2

      企业社会责任与日常工作内容的界限

      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将社会责任泛化的问题,也很容易将社会责任工作庸俗化和虚无化。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那就是客户服务是不是社会责任工作?节能减排、安全生产是不是社会责任工作?关爱员工、为股东和投资人赚钱、公益慈善是不是社会责任工作?如果从企业要对包括股东在内的各利益相关方负责的角度来看,这些显然都是社会责任范畴。但是如果就此逻辑推论下去,社会责任就已经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甚至等同于现在的企业各项工作。但如果因此不能区分和正确认识社会责任和现有日常工作内容或企业核心业务工作的关系,就会出现下列问题。

      第一,如果不能区分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就变成了企业工作总结报告。事实上,有些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就是企业工作总结的汇总。为什么说现阶段的企业工作总结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责任报告呢?因为现有工作总结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何况,有些企业本身还处在那种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阶段,甚至还处于惟利是图的经营阶段。这样写出的社会责任报告就是依葫芦画瓢,也都不像那么回事。报告工作既起不到在内部传播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作用,也发挥不出促进企业提高责任管理能力的作用。

      第二,如果不能区分开,就很容易把社会责任庸俗化和虚无化。把社会责任工作等同于这些日常工作内容,就会把社会责任当成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这样泛化社会责任工作的结果既把社会责任庸俗化,也把社会责任虚无化,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没有成为企业的DNA,没有全面形成企业文化和流淌在员工的血液中时,就容易把社会责任工作本身做没了。就如前面所说,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不仅不等于现在的日常工作,而且还应该包括创造出新的业务、创造出新的日常工作。

      第三,如果不能区分开,就难以认识到社会责任工作的创新性和艰巨性。如果不能把社会责任与日常工作加以区分,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困难和艰巨性是不能被充分认知到的。社会责任发展从本质上来讲,是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给企业提出的更多、更高和更新的要求,是比简单地仅为股东和投资人创造利润更有意义、更富于挑战的事,是一个没有上限、没有止境的事情。可以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不断进步,企业社会责任已经不仅限于传统的服务好客户,保护好环境,珍惜好员工,贡献好社区等显性议题;还包括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潜在问题和挑战,如性别平等问题,儿童保护问题,动物福利问题,技术创新的责任管理和科技向善的管理问题及隐私保护问题等,还需要企业主动去探寻、去挖掘、去寻求未来的解决方案。3

      以上,不管从内容上,还是从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和员工践行社会责任工作的关系上,都涉及到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正确认识问题。从企业社会责任的下限来看,在某种程度上,做好企业经营和本职工作也就等于做好企业社会责任。但是从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不仅要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是没有上限和没有止境的,而且企业要从现实出发,做好和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交流,形成一定时期履责的有限性,正所谓既要能仰望社会责任的无限星空,还要从实际出发,超越社会责任的底线,脚踏实地地实现一点一滴的有限社会责任。

     

     

     

      4.物流通道体系化建设助推共建“一带一路”

      物流通道是指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中,为提供全程物流服务,将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且方向一致的干线运输线路(如高速公路、国道、干线铁路、干线水路及航空线路等)、物流节点(如港口、机场、货站、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保税物流中心等)、物流设备及物流信息线路等在相关物流服务机构的有效管理下实现有机结合的综合物流服务系统。

      物流通道承担了货物全程的、包括运输在内的所有物流服务功能,它的建设与全域贯通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沿线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桥梁,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同发展的重要依托。在开放型经济中,物流通道作为开放的区域空间子系统会促使生产要素、经济主体沿物流通道形成集聚态势,并且随着物流政策的推进和先进物流技术的应用及信息化发展,在服务水平、服务范围等方面将得以不断提高和拓展,对沿线经济规模产生引导和反馈作用,从而引导着沿线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交通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物流通道体系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骨干系统,构建和实施效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意义重大。近6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大力发展海陆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逐渐构筑了以“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空中丝绸之路”为依托,以“陆海新通道”为桥梁,以“数字丝绸之路”为支撑的海陆空全方位国际物流通道体系的基本形态,即可视为1.0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丝绸之路经济带”陆路国际物流通道体系,以公路与铁路干线、铁路货站、(保税)物流园区或中心等为主体。“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六廊”在原有沿线各国和地区干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与我国合作,进行了“六廊”物流通道的贯通性建设。主要通过铁路和公路干线联通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沿线建设物流节点(铁路货站、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保税物流园区或中心等)实现除运输以外的其他物流活动,支持沿线区域贸易流通。据2019年4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泛亚铁路东线、巴基斯坦1号铁路干线、中吉乌铁路、中尼跨境铁路已进入建设日程。中国已与“六廊”沿线7国铁路公司签署《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目前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超过1.4万列,已连通亚欧大陆16个国家的108个城市。同时,中国加入《国际公路运输公约(TIR公约)》,中蒙俄、中吉乌、中俄、中越国际道路直达运输试运行,连霍至俄罗斯圣彼得堡港高速公路、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喀喇昆仑公路等干线公路建设与改造,也成为“六廊”物流通道的公路干线。此外,“六廊”沿线的物流节点也得到快速建设,除了我国枢纽城市依托铁路的建设完善物流节点功能外,如中哈物流基地、莫斯科向日葵物流园区、乌兰察布七苏木中欧班列枢纽物流基地、满洲里综合保税区、广西靖西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加尔各答国际物流基地、迪布鲁格尔物流园区等“六廊”沿线的枢纽型物流节点已陆续建设和投入运营,逐步推动“六廊”物流通道全程一体化物流服务。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物流通道体系,以海运线路和港口为依托。2017年6月发布《“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是以中国沿海经济带为支撑,共同建设三条经济通道,即经南海向西进入印度洋和地中海,共建中国—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蓝色经济通道;经南海向南进入太平洋,共建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积极推动共建经北冰洋连接欧洲的蓝色经济通道。目前中国与47个沿线国家签署了38个双边和区域海运协定。我国港口与世界200多个国家、600多个主要港口建立航线联系,海运互联互通指数位列全球第一;中国参与比雷埃夫斯港、汉班托塔港、瓜达尔港、蒙巴萨港、哈利法港二期集装箱码头等34个国家42个港口的建设经营,目前部分已开港运营。海上国际物流通道已基本贯通“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沿海国家。

      “空中丝绸之路”国际物流通道体系,以航线和机场为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显示,中国与1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与卢森堡、俄罗斯、亚美尼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孟加拉国、以色列、蒙古国、马来西亚、埃及等国家扩大了航权安排。近6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新增国际航线1239条,约占新开通国际航线总量的69%。加之近年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航空物流产生大量需求的推动下,国际空中物流通道体系也逐步形成。

      “一带一路”现代国际大物流通道体系,以“陆海新通道”为依托,以“数字丝绸之路”为支撑。“陆海新通道”主要通过国际铁海、国际铁路联运线路和跨境公路运输线路,使重庆与中南半岛实现连通,也将使中国大部分区域与东南亚、欧亚大陆、非洲等相连接。截至2019年3月底,国际铁海联运班列已通达全球71个国家、166个港口,共开行901班;国际铁路联运(重庆—河内)班列开行67班;重庆—东盟跨境公路班车发车846次。目前“陆海新通道”已与中欧班列实现联通,成为衔接海上和陆上物流通道的重要桥梁。同时,“数字丝绸之路”也得到了积极推进,中国与国际电信联盟签署《关于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电信和信息网络领域合作的意向书》。除了依托“一带一路”原有通信网络开展沿线物流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衔接、通关电子化服务,我国还与信息化发展较弱的国家展开合作,如中缅、中巴、中吉、中俄跨境光缆信息通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与西亚部分国家签署丝路光缆合作协议,构成支撑“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通道体系的信息物流通道。

      古丝绸之路发展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依托交通通道形成的贸易、文化交流是有历史性和延续性的,其中物流通道的畅通保障了贸易畅通,维系了民心相通,亦加强了文化交流。“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近6年来,我国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积极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建设交通干线和枢纽型物流节点,初步打造了联通沿线的国际物流通道体系1.0版,也体现了“互联互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成效。为了进一步促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急需加强软硬件及智慧物流建设,全面推动“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通道体系逐步迈向2.0版。

      为此,一要重视“物流实体通道”中可以分担、分流的干线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特别是陆上“六廊”之间的联通,应重视铁路和公路干线的并行建设,以干线公路为辅助,实现部分经济流通量大的区域间分流,以提升货物流通效率;同时应注意方向一致的区域之间海陆空国际物流通道运力资源的协调,避免因时间或物流成本等因素导致陆上物流通道过度拥挤而海上物流通道资源冗余的现象。二要完善“物流实体通道”中的物流节点体系和智能化,不仅应考虑在“一带一路”建设一些枢纽级的(保税)物流园区,也应逐步建设便于集疏货物的区域级物流中心、公铁与铁水转运物流中心等,形成服务于全程的多层级物流节点体系。同时应对物流节点因地制宜地投入自动化、智能化设施设备,推动提高国际物流通道整体运作效率。三要推动“物流信息通道”向智慧化层面推进。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服务于国际物流通道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不同主体之间供需信息自动匹配、物流通道全程实时信息跟踪、通关电子化与智能化。这不仅可以保证物流通道各环节之间有效衔接并提高效率,促进双向物流发展,也可以有效降低全程物流服务成本。(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及其区域空间效应研究”负责人、华侨大学副教授) 来源: 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2019.8.5.

     

      5.美国ITC正式对华控鱼钳及其包装启动337调查

      2019-07-25 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2019年7月2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控鱼钳及其包装(Certain Fish-Handling Pliers and Packaging Thereof)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169)。

      2019年6月21日,美国United Plastic Molders, Inc., of Jackson, MS向美国ITC提出337立案调查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该产品侵犯了其专利权(美国注册专利号6,256,923、注册商标号 4,980,923、5,435,944),请求美国ITC发布普遍排除令、有限排除令、禁止令。

      中国江苏宜兴伍联工贸有限公司Yixing Five Union Industry & Trade Co., Ltd.,of Yix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中国山东威海诺比渔具有限公司NOEBY Fishing Tackle Co., Ltd. of Weihai, ShandongProvince, China、中国山东威海市爱路亚国际渔具制造有限公司Weihai iLure Fishing Tackle Co., Ltd., of Weihai,Shandong Province, China、中国江苏SamsFX of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中国山东威海路特斯户外用品有限公司Weihai Lotus Outdoor Co., Ltd., of Weih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为列名被告。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立案后45天内确定调查结束期。除美国贸易代表基于政策原因否决的情况外,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337案件中发布的救济令自发布之日生效并于发布之日后的第60日起具有终局效力。

      (编译自: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官网)(于 娟编译)

     

      6.伊朗官方汇率不会被取消 

      《经济在线》6月24日报道,伊朗规划和预算组织负责人表示,1美元兑换42000里亚尔的官方汇率不会被取消,政府继续向人民基本生活物资进口进行补贴。他同时表示,今年的预算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石油收入的依赖,并尽最大限度引入非油收入。

      信息来源:商务部网站2019-07-01

     

      7.中国使馆提醒在埃及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发布时间:2019-08-06 09:14:19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李碧念

      新华社开罗8月5日电(记者 李碧念)中国驻埃及大使馆5日发布公告,提醒在埃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公告说,目前正值暑假期间,且中秋、国庆两节将至,驻埃及使馆再次提醒在埃中国公民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密切关注埃及安全局势变化,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区域或敏感宗教场所。

      使馆提醒说,中国游客应听从带队导游统一指挥和安排,避免在任何情况下擅自行动或单独外出,严禁前往除沙姆沙伊赫外的西奈半岛地区和包括黑白沙漠在内的吉萨省巴哈利亚地区。

      据报道,一辆逆行汽车4日深夜在首都开罗市中心撞上3辆正常行驶汽车并发生爆炸,造成20人死亡、47人受伤,部分伤者伤势严重。埃及内政部5日说,调查显示,逆向行驶汽车载有爆炸物,准备进行恐怖袭击,但袭击目标并不是爆炸发生地附近的国家癌症研究所,车祸直接引爆了车上的爆炸物。

     

      8.美国对加拿大等四国应用级风电塔进行双反立案调查

      2019-08-02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2019年7月30日,应美国风塔贸易联盟(the Wind Tower Trade Coalition)于2019年7月9日提交的申请,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应用级风电塔(Utility Scale Wind Towers)发起反补贴和反倾销立案调查、同时对进口自韩国的应用级风电塔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本案涉及美国协调关税税号7308.20.0020、8502.31.0000项下产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预计将最晚于2019年8月23日对本案作出产业损害初裁。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构成实质性损害或损害威胁,美国商务部将继续对本案进行调查并预计于2019年10月2日作出反补贴初裁,于2019年12月16日作出反倾销初裁。

      据美方统计,2018年美国自加拿大、印度尼西亚、韩国和越南的应用级风电塔进口额分别约为6020万美元、3740万美元、5000万美元和2140万美元。

      (编译自:美国商务部官网)(潘晓君编译)(文 璐校对)

     

     

     

      9.美国ITC发布对涉华含有PFS荧光粉的LED封装产品的337终裁

      2019-08-09 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2019年8月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含有PFS荧光粉的LED封装产品(LED Packages Containing PFS Phosphor and Products ContainingSame,调查编码:337-TA-1156)作出337调查部分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19年7月10日作出的初裁(Order No. 6)不予复审:即基于和解和同意令终止对美国Cree, Inc., Durham, NC、香港特别行政区Cree Hong Kong Ltd., Hong Kong、中国广东Cree Huizhou Solid State Lighting Co. Ltd., China惠州科锐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的调查,并发布同意令,终止本案调查。

      2019年5月1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含有PFS荧光粉的LED封装产品(LED Packages Containing PFS Phosphor and Products ContainingSame)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156)。

      2019年4月11日,美国Current Lighting Solutions, LLC、美国General Electric Co、美国Consumer Lighting (U.S.), LLC向美国ITC提出337立案调查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该产品侵犯了其专利权(美国注册专利号7,497,973、9,680,067),请求美国ITC发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

      美国Cree, Inc., Durham, NC、香港特别行政区Cree Hong Kong Ltd., Hong Kong、中国广东Cree Huizhou Solid State Lighting Co. Ltd., China惠州科锐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为列名被告。

      (编译自: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官网)(于 娟编译)

     

     

     

      10.俄罗斯为工业品外观设计提供授权前临时保护

      日期:2019-07-30  来源: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

      2019年6月27日,俄罗斯针对《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4部分的修正案生效。俄罗斯通过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进行授权前公开的方式来为其提供临时的未注册保护。

      根据修正案,应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人的要求,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局将在《官方公报》中公开已通过形式审查的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的相关信息。临时保护从公开之日起获得。之前,只有在通过实质审查且获得授权之后,工业品外观设计才可以在《官方公报》上公开。

      临时保护的范围仅限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中附图展示的主要外观设计特征,但是此类保护不能超过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局的授权决定中附图所反映的主要外观设计。这意味着,如果申请人在实质审查阶段将某些附图或者主要外观设计删除,那么其不能依靠临时保护来获得未经授权使用而造成的损害赔偿。(编译自www.petosevic.com)

      翻译:陈伟娜 校对:罗先群

     

      11.也门将上调知识产权的公开费用

      日期:2019-07-24  来源: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

      根据也门工业与贸易部公布的《2019年第47号部长决定》(Ministerial Decision No. 47 of 2019),自2019年8月8日起,该国所有知识产权(商标、专利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公开费用都将会上调。

      此次费用上调将适用于上述知识产权(包括待决申请和所有新申请)申请、续展以及注册的公开费用。(编译自www.agip.com)

      翻译:李艳秋 校对:刘鹏

     

      12.日本简化新鲜农产品出口海外的通关手续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19-08-06

      综合日本时事通讯社的报道,为了让日本国产新鲜水果尽早运输到海外,根据经济合作协定(EPA)的相关规定,日本经济产业省修改了相关制度,简化适用低关税率的出口农产品出口手续。就修改后的相关制度,日本经济产业省7月26日已经传达给日本工商会议所等部门。

      简化通关手续将从本周开始,日本出口的新鲜水果、蔬菜、肉类所需的通关时间有望缩短数天。

      与日本缔结EPA协定的国家当中,主要有以印度、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为主的16个国家,面向这些国家出口农产品适用低关税率的时候,需要向出口对象国提交第三方机构证明的“原产地证明书”。在本次的制度修改中,日本简化了证明书的发行手续。

      此外,由中日韩、东南亚国家等正在协商中的东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来采取同样措施的可能性较高,修改制度所带来的惠及范围有望扩大。

     

     

      13.肯茶叶价格降至五年来最低

      肯尼亚《旗帜报》报道。东非茶叶交易协会(EATTA)称,因供过于求且主要茶叶市场需求减弱,肯尼亚茶叶价格降至五年来最低。

      蒙巴萨港茶叶拍卖价格本周降至1.80美元每公斤,去年的均价为2.58美元,该行业成本价为2美元每公斤。来源:驻肯尼亚使馆经商处2019.8.9

     

     

      14.俄远东和北极发展部编译版:东方经济论坛上将公布远东木材加工规划

      俄远东和北极发展部网站8月7日消息,远东吸引投资和出口支持署与大型投资者、金融发展研究院及俄联邦国家银行共同制定在远东成立6家纸浆企业的规划,并在今年九月的第五届东方经济论坛上公布。

      俄金融工业集团、大型国有银行、中国主要国有企业对该规划高度关注,俄罗斯、中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印度和南非的造纸企业对该规划的部分具体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

      根据国家2030林业发展战略制定本规划,6家企业年产纸浆量将达550-600万吨,预计解决1万人就业,吸引私人投资达100亿美元。

      根据远东和北极发展部的建议,俄联邦政府为提高木材深加工程度,决议自去年开始提高原木出口关税至25%,今年提至40%,2020年-60%,2021年-80%。同时,从事木材深加工企业,享受6.5%的出口关税。 来源: 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馆经商室2019.8.9.

     

      15.任志刚:中美贸易战或转金融战 香港成为大国角力场

      香港《商报》8月8日报道,美国财政部日前宣布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行政会议成员、金融管理局前总裁任志刚昨日表示,美国此举提升了将中美贸易战演变成货币金融战的可能性,而香港则很可能为中美金融战的战场之一。他强调,美元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上有独大地位,美国拥有具杀伤力武器,如美元交易清算服务,但中方有能力打持久战。

      人民币兑美元于周一跌破7算关口,美国财政部迅速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是25年来首次。人行反驳称,人民币汇率由市场力量决定,重申不搞竞争性贬值。人行又指出,美国这个决定并不符合该国自己订立的汇率操纵国量化标准,美方的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将严重影响全球经济与金融。

      外界认为,美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很有可能将对人民币升值施压,让贸易战扩展到金融战,让中美矛盾继续升级,若上升至该层面则情况堪忧。

      从金融战争的角度来分析形势,任志刚认为,在现时本就紧张的中美关系和地缘政治情况下,美国此举令中美贸易战演变成货币金融战的机会增加。他相信,两国一旦爆发金融战,自由、有流动性、富中国概念的金融市场,会为理想的战场。香港正好是符合这3项特质的中国国际金融中心。不过,他相信,香港货币金融体系结构健全,可以应对市场波动。来源: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经济部贸易处2019.8.8.

     

      16.德国工业联合会批评美国新的对华加征关税威胁

      2019年08月05日05: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新华社柏林8月4日电  (记者朱晟、严锋)德国工业联合会2日表示,美国政府新的对华加征关税威胁“令人担忧”,此举将损害包括德国在内的多方利益。

      据德国媒体报道,德国工业联合会表示,美国政府继续升级对华经贸摩擦,令全球经济可能面临衰退风险。联合会管理层成员斯特凡·迈尔说,经贸摩擦紧张局势升级不仅会损害中美两国经济,也会给德国工业及全球经济带来损害。

      德国工业联合会此前曾公开表示:“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经贸摩擦将损害全球经济,最终将只会有输家。”

      美方1日突然宣布,将于9月1日对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此举立即遭到美国国内众多行业协会反对。《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05日 03 版)

     

      17. 匈牙利政府通过经济保护行动计划

      匈牙利通讯社5月30日消息,匈财长瓦尔高在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匈政府通过了13+1经济保护行动计划,旨在维持匈经济增长势头,维护匈经济成果,并进一步保证匈经济超过欧盟平均增长水平2个百分点。该行动计划主要包括:简化税收、降低税率、税种合并等。

      降税方面,根据该行动计划,2019年7月起,匈社会贡献税将由19.5%降为17.5%,此举可使企业2019年减少1440亿福林(约合4.98亿美元)、2020年减少1560-1600亿福林(约合5.4-5.54亿美元)的税负。2020年1月底起,小型公司税将由13%降为12%,可为4万个缴纳该税种的企业节省50亿福林(约合1700万美元)税负。内阁还建议2020底将广告税核心部分降为0。为实现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将酒店服务增值税由18%降为5%。为促进小型居民区住宅建设和投资,将为住宅建设返还最高500万福林(约合1.73万美元)的增值税。私有企业还将获得员工住宅建设补贴。同时政府计划降低税种数量,可能取消简化营业税。还决定为税前扣除给予优惠。

      此外,2020年财政预算将多投入320亿福林(约合1.11亿美元),共投入1570亿福林(约合5.43亿美元 )用于鼓励研发。今年7月3日,政府将发行利率为3.5%的新国债,购买后第5年末利率将为6%。来源: 驻匈牙利经商参处2019-06-04

     

      18.俄罗斯后贝加尔边疆区将设立超前经济发展区

      据俄后贝加尔边疆区政府网6月5日发布消息,后贝加尔边疆区立法会议已通过了关于调低入驻“后贝加尔超前发展区”企业税率的法案,俄政府有关部门近期将会审核通过。法案提出:企业自入驻超前发展区起前五年内可免缴利润税和财产税,5-10年内缴纳10%的利润税和1.1%的财产税。主营矿产开采、木材加工企业,入驻超前发展区前五年企业利润税降至2%,5-10期间降至10%,财产税分别降至0.3%和1.3%。信息来源:商务部网站2019-06-14

     

      19.从榴莲出口看到希望 马来西亚欲让菠萝蜜也出口中国

      发布时间:2019-07-30 05:58:56  |  来源:参考消息网  |  作者:佚名

      外媒称,马国农业部长表示,目前与中国洽谈,努力争取出口更多水果等农产品如菠萝蜜,相信不久后菠萝蜜也能顺利出口至中国。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7月29日报道,马来西亚成功让冷冻带壳猫山王榴莲和MD2黄梨出口到中国之后,如今正与中国洽谈菠萝蜜的出口事宜。

      马来西亚农业及农基工业部长沙拉胡丁说:“我们努力争取出口更多水果等农产品如菠萝蜜,目前还在洽谈中。”他说,政府正在着手处理出口程序,相信不久后菠萝蜜也能顺利出口至中国。

      沙拉胡丁7月27日在马来西亚柔佛州为“2019年柔佛农产展及农业部会客日”开幕后,向媒体透露上述信息时表示。据报道,马来西亚一个永续食品生产园目前正大面积种植菠萝蜜。

      报道称,马来西亚政府一直希望当地水果大量出口到中国,不过此前的相关程序都持续了很长时间。

      2018年8月,在与中国经过多年协商后,马来西亚农业部与中国海关总署签署了出口协议,让新鲜和冷冻榴莲出口至中国市场。这项协议签署后,中国国家海关总署今年5月30日宣布允许符合要求的马国冷冻带壳榴梿入口。

     

      20.商务知识--物流货物保险及种类?

      物流保险,从宏观上来讲,是一切与物流活动相关联的保险。把这一概念与物流概念相结合,解剖可得出物流保险的真实概念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对财产、货物运输、机器损坏、车辆及其它运输工具安全、人身安全保证、雇员忠诚保证等等一系列与物流活动发生关联的保险内容,其中还包括可预见的和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

      其实早在1998年,一些保险界的有识之士就聚在一起商讨物流保险实施的可行性,并形成了舆论。之后,社会各界呼唤物流保险的声音不断增加。2002年3月,第一份专门的物流保险在人保手中诞生,时隔一年便告夭折。2004年7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一款曾被人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思的物流保险"--物流责任险,其结果也是少人问津。综上所述,都不能还原物流保险以本来面目。

      究竟何为物流保险呢?那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物流。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目前,宁波市物流业广泛应用的保险险种主要是财产保险和货物运输保险。据了解,这两种险种只能对物流的部分环节进行承保,无法适应当前整个物流市场的需求。比如在与货主的合同中,大都规定了很多承运人的赔偿责任,但在出现有关情况造成货物丢失、毁损时,保险公司一般只是就货物本身进行赔付,物流公司时常会受到较大数额的所谓经济损失的追讨。另一方面,物流公司还肩负着保证按时送达的责任,而实际上,因为意外因素延误运输时间的现象并不少见,这种情况并不在货物运输保险赔付条款之内,也只能由物流公司自己负责赔偿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提高,物流保险中也将充实进去越来越多的内容,只有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才有可能照顾到物流活动中的方方面面,最大限度的减少在货物流通过程中的损失。

      在物流作业过程中,只要涉及货物作业、监管的运作环节都有可能涉及货物保险问题。一般保险最受重视的环节有仓储作业、空运、海运、陆路运输作业阶段。很多情况下港口作业过程的保险是作为运输保险的一部分投保的。海运过程中的险种分基本险和附加险,基本险又分平安险、水渍险和一切险三种。陆路运输过程中的险种主要有陆运险和陆运一切险两种。航空运输过程中的保险分为航空运输险和航空运输一切险两种。(来源:360网)

     

      编辑:政策法规处(公平贸易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