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关注:中美经贸将更多呈现竞争态势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1-10-28 阅读次数:1673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美参议院针对人民币的货币法案阴霾未除,贸易纠纷再度甚嚣尘上。近日,SolarWorld等七家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商务部提出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双反调查。

          这不是美国第一次对中国清洁能源发难。去年10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启动对中国清洁能源的301调查,随后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EPI)发布调查结果声称中国清洁能源补贴使美国贸易逆差激增;新近参议院通过的货币法案就引用EPI的数据,指陈人民币低估导致美国就业流失和贸易恶化。不仅如此,该双反调查恰逢中国光伏业主要消费市场的欧洲经济前景黯淡,以及中国太阳能等产能过剩等诸多不利因素交互叠加之际。

           坦率地说,当前中美经贸纠纷已出现了不同以往的迥别特征。这不仅反映在美国首次对中国清洁能源等展开双反调查,同时中美贸易分歧进一步细化到融资优惠、税收减免及土地费用减免等领域,凸显出中美经贸关系已不再主要是过去那种基于国际产业内贸易分工的互补关系,而更倾向于竞合,尤其是在诸如太阳能板等技术、资本密集型新兴产业间。

           我们认为,当前中国在清洁能源等领域所聚敛的国际竞争优势,主要依靠的还是基于规模投入型的价格竞争,而非技术等生产效率的研发效应型。这种过度把公司内外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生产而非用于降低边际成本的研发,一方面导致国内太阳能行业的产能过剩,如今年中国光伏组件企业产能达30GW,仅尚德、英利绿色能源、赛维LDK和天合光能等四家的产能就达9GW,而全球今年装机量只有20GW左右,巨大的产能过剩使该行业无法再承载美国双反之打击;另一方面,过多资源用于组建现有水平下的生产线,既浪费资源又使企业缺乏充足的研发投入用于更新换代,即一旦该领域技术升级,原有的生产线就可能变为低效甚至无效资产而成为拖累,这方面中国已在液晶显示器等家用电器领域有过惨痛教训。

           随着中国要素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企、通胀走高和劳动成本等上升,中国很难继续倚重要素资源廉价管制和劳动力廉价等聚敛国际价格竞争优势。其一,人口老龄化反映中国储蓄率将呈下降之势,通过管制利率提供融资优惠之可预期空间将越发逼仄,国内真实利率水平将趋高,劳动成本上升。其二,未来税收也将越发倚重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而非单纯的要素投入,这意味着税收减免、电力和公用事业费用补贴等空间也越发逼仄。其三,近年来通过土地减免等支持贸易部门竞争是让内贸部门和国内消费者承担了土地级差地租费用,而房价泡沫放大的房市风险敞口等透视出继续通过土地减免等对新兴行业补贴之空间也面临两难 继续减免土地费用将加剧国内通胀。

          与此同时,美欧经济失业率的高企等,加大了欧美就业市场的工资弹性,特别是美国劳动市场目前的实际薪资水平已比2008年危机前下降了30%左右。在美国劳动力相对较高的生产效率、可有效用于研发的丰厚知识存量等下,美国等在新兴产业确实具备厚积薄发的竞争优势。当前部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产能逐渐回归美国本土,反映中美在新兴产业间的竞争将趋向常态;加之诸如新兴产业的回流有助于增加新就业岗位,这意味着今后中美经贸竞争性将日渐凸显。当前美国部分企业就倾向于认为中美接收同一国际要素价格和美国生产效率数倍于中国下,中国企业以低于美国30%-70%的价格竞争,导致美国制造商不得不把产能转向中国,并非单纯用在商言商的自由竞争所能解释,而这势必成为“中国存在不公平贸易补贴”之借口,加剧双边贸易纠纷。

          伴随着中美经贸日趋竞合,中国应尽量减少引发争议的税费、融资等补贴,把政府对新兴行业的补贴逐渐趋向于强化企业研发和技术专利支持。这不仅有助于真正提高国内企业在新兴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而且减少因对贸易部门补贴所带来的中国福利净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