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中心
  • 产业导向
新兴产业的发展亟待技术标准的跟进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6-10-25 阅读次数:1137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技术标准的建立是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纽带,也是开展国际贸易的关键因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研究表明,标准和合格评定影响了80%的世界贸易。而从我国目前标准体系建立来看,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仅占国际标准总数的0.5%,标准申报周期长、制定难度大、生搬硬套等问题都成为制约行业发展,尤其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标准是产品质量评定的依据,也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创新产品因缺少标准影响了市场推广效果,同时也导致行业门槛过低,乱象丛生。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安徽某智能装备企业质保人员表示,“工业机器人的噪声指标,因为缺少标准,客户验收只能靠感觉,即使实际检测分贝不高,但有些客户就觉得噪声太大不认同。如果有标准就会好办很多。”第二,很多标准赶不上技术需求的速度。尤其是新兴产业,某基因组科学研究人员反映,“国标需要三至五年时间,省标两年,地标一年。而新兴技术发展太快,一年一变。三年标准出来后,技术可能就过时了。”第三,归口不明确的新兴产业、新技术,制定技术标准的难度大,对由企业和行业推进的标准重视不够。有企业反映,“2013年曾申请分子育种的地方技术标准,但质监局、食药局声称是对方管辖内的标准,不愿受理,至今没立项,影响了行业发展。”因此,专家纷纷呼吁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机遇期,应敢于并善于在具有技术优势的领域创造自己的标准,并加速培育在各个行业具有影响力的团体标准制定机构,尽早抢占标准制定先机和为创新划定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