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中心
  • 产业导向
国内清洁能源发展导向将从规模转向利用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6-10-20 阅读次数:998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朱明18日表示,可再生能源和风电的“十三五”规划都已经基本制定完成。当前,我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已经进入大范围增量替代和区域性存量替代的发展阶段。同时,风电产业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装机已经突破1.4亿千瓦。但是两大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比如说,不少地方政府、电网、发电和用能企业等都还没有正视可再生能源的地位,仍喜欢用化石能源。此外,虽然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但在全国电源结构中的占比仍然比较低。据介绍,可再生能源规划和风电规划中都增加了一大块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要积极推动新能源电力达到较高比例的示范区和微电网及局域电网的建设,通过推动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的多种形式的集成应用,使得局部地区清洁能源占比达到一个较高的比例。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处长李鹏表示,“十三五”我们有个非常重大的思路,就是整个风电乃至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再以规模为导向,不再只注重新建的规模,更要重视利用,特别是就近和就地的利用。据介绍,能源局将会部署和跟踪一批比较有典型意义的试点项目,争取通过广泛的示范,为最终更大范围内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应用积累有效的技术和政策经验。根据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初步成果,到2020年全部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5.8亿吨标准煤,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6.8亿千瓦,年发电量1.9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27%。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期间政府将更注重规划的落地。对于弃风限电比较严重的省份,“十三五”时期以解决存量风电项目的消纳为主。若外送通道等重大边界条件不发生积极变化,《规划》建议不要急于扩大风电的建设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