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中心
  • 产业导向
京津冀一体化的首要难题是非首都功能疏解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06-28 阅读次数:1427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顶层设计已经完成,但是,落实任务艰巨,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京津冀协同发展,最关键的第一步棋仍然是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近期目标是到2017年,北京的功能疏解要有明显进展。中期目标是到2020年,也就是5年时间,在交通、产业、生态、城镇、公共服务等领域都要有所突破或重大进展,而且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格局初步形成,特别是到2020年,北京市人口要控制在2300万以内,通过疏解存量、严控增量,把人口规模有效地控制住。人口调控更具体一点,城六区人口每年要下降2-3个百分点,到2020年要减少15%的人口。《纲要》明确了空间布局,就是要形成“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下一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就要往这些轴、区、点上布局,在优化空间布局中促进协同发展。专家认为,在优化空间布局上,首要的重点和难点是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它是整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直接动力,这一步迈好了,将对京津冀的产业布局、交通布局、生态布局、城镇布局和公共服务布局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非首都功能疏解会涉及到方方面面和很多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北京有4个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对于北京来说,未来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能不能把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出来,在未来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格局中,北京能够成为核心和引领。天津主要是打造“一个基地三个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定位为4个基地,主要涉及商贸物流基地,产业转型基地,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以及三大环境支撑区域等。从三地来看,未来北京的主要目标是转型,天津是转型、发展并重,河北的主要任务还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