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导向
天津自贸区的总体方案浮出水面。据报道,天津自贸区的战略定位将挂钩京津冀协同发展。具体来说,即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努力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制度创新试验田,面向世界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天津自贸区的总体目标是:经过三至五年的改革探索,将天津自贸区建设成为贸易自由、投资便利、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法制环境规范、监管高效便捷、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国际一流自由贸易园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天津自贸区将在5个方面实施创新,分别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以及引领和推动京津冀开放型经济发展。在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方面,天津自贸区期待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深化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期货保税交割、跨境电子商务等改革试点,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在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方面,天津自贸区寄望能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实施租赁业政策创新,发挥改革引领作用,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租赁业发展政策环境。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宗国英表示,经过两年多的紧张筹备,天津自贸区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挂牌指日可待。自贸区拟探索5大类100多项制度创新,包括将降低外籍人员申请中国永久居留证条件。一直以来,中国绿卡被视为“全球最难申请”的绿卡。外国人在中国申请永久居留权,条件多且复杂。以投资类申请为例,在中国要有直接投资(50万美元以上),连续三年投资情况稳定,且纳税记录良好等。1985年到2004年间,拿到永久居留权的老外只有50人。2004年,“中国绿卡”制度正式推出,虽然号称也接轨国际通行规则,但近10年间中国绿卡的年均发放量也仅有248张,而美国每年向外国人发放的绿卡多达百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