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中心
  • 产业导向
鞋业工厂正在向东南亚批量转移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02-11 阅读次数:1386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临近春节,珠三角鞋厂陆陆续续在放假。一位亚洲鞋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节后不知道有多少鞋厂能照常开工?身边不少台商都已跑到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投资建厂。现在,要在东莞厚街找个朋友吃饭都很难。我们也在考虑今年要不要在越南设立公司。”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2015年1月,我国鞋类产品出口的数量与金额皆出现大幅下滑,当月鞋类出口56.99亿美元,出口额同比下滑10.9%,出口量同比下滑13.5%。2014年,中国鞋类出口562.5亿美元,同比增长10.8%,数量增长4.5%。即使近段人民币贬值利好出口,但依然无法留住台资、港资鞋业外迁的脚步。多家鞋业负责人反映,自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20%,虽然近段人民币贬值有利降低出口成本,但由于此前多年升值过猛,这次回调对鞋业利好有限,关键的是中国内地鞋业成本优势基本殆尽,用工成本上涨和劳动力不足成为传统鞋企发展最大的掣肘,提出将工厂外迁到东南亚要求的海外采购商日益增多。越南海关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越南鞋类出口市场达40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市场为美国,出口额为33.3亿美元,同比增长26.7%,占越南整个鞋类出口份额的32.2%。此外,越南对比利时、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出口额增速皆超过20%。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去年对中国出口鞋类5.05亿美元,同比增长42.2%,出口额总量排在第六位。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启动以来,东盟出口到中国的鞋子品牌全部实现零关税,中国鞋企不仅外销订单被越南等东南亚分流走,内销地盘也逐渐被东南亚鞋业“蚕食”。前述鞋业协会负责人谈到,珠三角不少外资鞋厂纷纷将原有鞋厂缩小规模甚至关闭。一双皮鞋,在珠三角下订单时需要20美元,而在越南只需18美元,客户肯定会要求将订单放在越南。东南亚国家在人工成本、关税等方面占有优势,甚至一些东南亚制造的鞋服产品在广州批发市场上的价格,比在珠三角工厂下单的价格还低。预计到2015年底,中国大陆大约将有一半台商鞋企将工厂从大陆往东南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