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中心
  • 产业导向
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更需要建立制度环境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02-09 阅读次数:1290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局面,而高科技发展成为促进中国经济顺利完成转型的重要因素。在安邦(ANBOUND)“第一智库”网站转载的文章中,独立行政法人经济产业研究所研究员张红咏指出,高科技产业发展带来的主要动力不仅仅是生产率和技术能力的提高,建立有利于创造的经济和社会制度比技术自身的进步更重要。中国政府从2006年开始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力争至2020年把研究开发支出占GDP比例提高到2.5%以上,并推进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一般认为,这些政策支持对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应过高评价政府的作用,还必须重视市场原理。实际上,中国政府可能也意识到了这点。比如,在发布这个公报时,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对高科技产业的高速增长表示了如下见解:政策支持固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展,市场机制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近年来,新行业、新商业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而且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家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加强。可以说,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策支持并立共存,两者共同促进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在公报发布之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把北京市的“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实施的6项试行政策扩大到全国。具体来说,其中包括股权和分红激励、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等。这些政策的目的在于减少政府的权限和利益,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为使人力资本能够充分发挥创造性能力完善环境和条件。总体来看,在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不是个技术问题,也不是资金问题,重点在于建立有利于高科技发展的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