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导向
各省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争相与国家重大战略挂钩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02-02 阅读次数:1258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安邦(ANBOUND)曾建议,在财政黑暗期,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要争取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挂上钩,从而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至上周五(1月30日),除了广东、吉林、海南外,其余28个省份均召开了省级地方两会。梳理各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一带一路”、“自贸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国资国企改革”、“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报告中出现的5个高频词。“一带一路”战略在20多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并表示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作加速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积极纳入地方施政目标。随着第二批自贸园区花落津粤闽,多个省市将目光放到了第三批自贸区试点上,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自贸区。其中广西提出“着力做好中国(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工作”;山东表示“积极推进青岛自由贸易港区申建工作”;陕西强调“做好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园区筹建申报工作”。河南则称力争让“郑州成为中西部地区率先获批内陆型自贸区的城市”。在1月28日的甘肃两会上,省长刘伟平也表示要积极争取设立自由贸易园区。在今年北京、河北、天津陆续召开的两会上,“京津冀协同发展”均被写入三地政府工作报告。“京津冀协同发展”位列今年北京市政府7项重点工作之首,“承接合作”是河北提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词,天津则强调借力引进北京部分产业和项目。各省区市在部署今年经济工作任务时均提到推进国企改革,“整合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整体上市”成为地方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建设则成为沿江各省市两会上的焦点,如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