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中心
  • 政策法规
社会资本参股公立医院困难重重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04-12 阅读次数:1076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3月30日,《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正式发布,在这份5年规划中,社会资本办医,尤其是与基层公立医院结合兴办民营医院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县级原则上只设1个县办综合性医院和1个中医院,其余的将会转身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是引入社会资本共同经营。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各类县级医院1.16万家,如果以每个县保留两家公立医院来计算,在未来将会有8000家左右的县级医院面临属性和级别的转换。但这一政策要想落到实处,难度重重。一位沿海城市县级公立医院的院长透露,“目前我们医院用于发展的经费,多数还是依靠自筹,占总金额的七成左右,所以如果有社会资本进来,我们当然愿意。这个在以前尝试过几次,但在落实上其实很难,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作为一个院长,谁来给我认定这个合作的方式是否合理?现在无人判定,这个风险多数还是需要我这个院长来承担。”该院长说,在前几年曾有社会资本希望可以进驻医院,但最后都是无疾而终。“管理医院的人没有钱,有钱投资的人不懂医院。”一位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直言,由于对社会资本进驻的比例、利润难以划分,细节性的政策还未出台,社会资本进驻公立医院在不少地区成为了“烫手的山芋”。上述院长透露,“在这个过程中老百姓会怀疑,认为医院想赚钱,员工也会怀疑,担心福利待遇不如以前在体制内好。”在他看来最好的方式就是社会资本入股,资本交由第三方管理,而医院的管理架构以及性质不变。但这一想法显然不会得到以“逐利”为目的的资本方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