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法规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明显转变,下行压力增大,不少城市出现供过于求、供给严重过剩的情况,陆续曝光了一批“鬼城”。为应对房地产形势变化,国土部、住建部上周五(27日)联合下发《关于优化2015年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对住房供应明显偏多的市、县,或在建住宅用地规模过大的市、县,应减少住宅用地供应量直至暂停计划供应;住房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的热点城市,应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有效增加住宅用地供应规模。新政救市的意味明显。《通知》还要求,优化住房供应套型,促进用地结构调整。对在建商品住房项目,在不改变用地性质和容积率等必要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允许对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住房户型做出调整,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房地产供应明显偏多或在建房地产用地规模过大的市、县,可以根据市场状况,研究制订未开发房地产用地的用途转换方案,通过调整土地用途、规划条件,引导未开发房地产用地转型利用,用于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养老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项目用途的开发建设,促进其他产业投资。《通知》指出,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房地产市场稳定关系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去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交易量下降,开发投资增速回落,区域性差异加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指出的是,照目前的形势看,即使两部委减少住宅用地供应量直至暂停计划供应,众多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仍然将呈现总量过剩的状态,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消化。房地产用地的用途转换也将由于人口导入的缓慢,而难以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下半场,对于前期过度扩张的地方政府来说,这个下半场可能将非常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