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中心
  • 政策法规
取消出口退税引发钢铁行业乱象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02-15 阅读次数:1102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去年年底,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正式取消含硼钢出口退税。在此之前,含硼量达标的钢材产品可按合金钢申报,享受9%—13%的出口退税率。对于钢企和贸易商来说,这9%—13%的退税比例里有很大的利润空间。每吨钢添加硼只要10元~20元的成本,却可以换来300元的出口退税。国外钢材价格高,即使按国内原价出口,拿到退税就相当于利润空间了,这是很客观的一笔数字。由于取消含硼钢的退税短期内会对中小钢企带来冲击,侥幸者想着做完最后一批再想办法,一些企业提前做了解决预案,搭乘政策的最后一班车,突击贸易出口,将大量钢材送至保税区囤积。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了这最后一班车的狂热,去年12月,钢材出口量同比增长89%。2014年全年,出口钢材数量为9378万吨,同比增长50.5%。其中,含硼钢材的出口增量占全部增量的6成以上。长江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去年12月钢材出口破千万吨,创了历史新高,而硼钢抢跑导致全年出口大增。”此外,有消息称,钢材加铬可以拿到退税补贴,于是钢铁企业都在调整生产工艺,改成加铬钢材,成为替代品种享受出口退税政策,在政策制定完善之前赶着出货。业内人士称,含铬的钢材品种成本要高一些,每吨成本会增加50元左右,虽然和硼钢相比收益减少,但仍有一定的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