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法规
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是一个主因,而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则是最主要的拖累因素。可以确信的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从1998年以来单边上涨的时代已经结束,从2014年开始已经进入历史性的转型时期。这种宏观转型给市场带来的现实压力是真切的。2014年一线城市交易量下降、价格上涨乏力,二三线城市陷入低迷的去库存周期。新年之后,又传出佳兆业破产重组、恒盛地产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市场信心进一步恶化。统计数据显示,144家上市房企2014年前三季度总负债达到26692.12亿元,33家房企资产负债率超过了80%的红线。在目前已公布2014年业绩预告的47家上市房企中,12家业绩亏损,10家业绩预减。从目前市场预期看,2015年房地产投资增速还会进一步下滑,房地产市场形势也会继续走低。不过,在房地产政策方面,2015年出现政策松动的可能性将会加大。在安邦(ANBOUND)研究人员看来,政策变动的主要原因倒不是市场供需的变化,而是因为地方财政压力。国内地方财政对房地产的依赖很高,房地产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大部分在40%-60%,甚至高达80%。这种“土地财政”模式虽然不合理,而且亟待转型,但它是既成事实。据安邦研究团队的田野调查,不少地方2014年的财政收入已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在政绩考核压力下,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买税”情况,再加上2015年的偿债压力,部分地方面临空前的财政压力。如果能够进一步放松房地产政策,虽然不能扭转市场大势,但如果能挤出一些市场购买力,将有助部分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李克强总理日前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是长期的,并将带动国内相关行业和产品供给。可见中央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作用,还是心里有数并有考虑的。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则需要对可能的房地产政策松动做好准备。要强调的是,政策上可以松动,但有无购买动力还要看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