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 à???nbsp;OLED全称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也就是“有机发光二极管”。其原理是在两电极之间夹上有机发光层,当正负极电子在此有机材料中相遇时就会发光,其组件结构比目前流行的TFT LCD简单,生产成本只有TFT LCD的三到四成左右。除了生产成本便宜之外,OLED还有许多优势,比如自身发光的特性,目前LCD都需要背光模块(在液晶后面加灯管),但OLED通电之后就会自己发光,可以省掉灯管的重量体积及耗电量(灯管耗电量几乎占整个液晶屏幕的一半),不仅让产品厚度只剩两厘米左右,操作电压更低到2至10V,加上OLED的反应时间(小于10ms)及色彩都比TFT LCD出色,更有可弯曲的特性,让它的应用范围极广。
1.OLED结构及发光原理 OLED基本结构是在铟锡氧 近日,经省政府同意,《2018年浙江省服务业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正式印发。《要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服务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对全省服务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 主要目标 培育新动能 ?“四大经济”领域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较快增长 ?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 ? 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不同领域之间跨界融合持续深化 激发新活力 ? 服务业强县(市、区)培育不断深化 ? 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功能日益完善 ? 重点企业培育成效明显 再上新台阶 ? 服务业增加值8%左右 ? 服务经济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 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影响力的服务业强省 重点任务 1.推动服务业“四大经济”创新发展 推进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和创意经济创新发展,提升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建设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培育大数据应用平台、打造软件开发云平台、构建一体化产能分享平台,培育体验经济新模式,推动创新创意与传统产业融合提升。 2.拓展服务业发展载体 深入实施服务业强县(市、区)培育工作,提升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发展平台,高质量推进创建一批特色小镇,推进服务业重点企业培育、重大项目建设、重要活动开展。 3.推进服务业改革试点 推进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等国家级重大服务业改革试点建设,推进省级批发零售业改造提升试点、省级住房租赁试点、“浙江服务”品牌培育试点等省级服务业改革试点建设。 4.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 深入实施服务业“1+N”工作机制、开展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制定出台综艺类节目管理办法、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杭州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专项规划、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三年规划等相关意见办法,落实服务业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的保障和优惠政策,深化服务业统计制度改革。 附件 2018年浙江省服务业工作要点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部署要求,特制定2018年浙江省服务业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重要部署,坚持发展新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服务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服务业“1+N”工作机制为主线,加快推进服务业“四大经济”创新发展、服务业强县(市、区)培育、服务业集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增强服务经济新动能,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为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二、主要目标 “四大经济”领域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持续较快增长,服务业重点企业培育成效明显,服务业强县(市、区)、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等平台载体功能不断完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不同领域之间跨界融合持续深化,服务经济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力争2018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幅高于GDP增幅1个百分点——增长8%左右,加快推动我省向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强省迈进。 三、重点任务 (一)推动服务业“四大经济”创新发展 1.提升电子商务应用平台,提升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质量,普及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深入推进中国(杭州、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2.建设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探索建设国际油品交易中心,稳步发展股权、金融资产、文化产品等交易平台。 3.培育大数据应用平台,加快政府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培育大数据服务企业,做大做强以大数据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服务业。 4.打造软件开发云平台,开展软件研发能力提升行动。大力推进“企业上云”、云工程与云服务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 5.积极促进生活资源分享,推进开放在线教育,建设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智慧养老。 6.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支持企业打造知识技能服务分享平台,扶持一批新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若干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争创一批国家级共享经济示范平台。 7.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构建一体化产能分享平台,支持第三方生产制造网络分享平台建设,推动中小企业制造资源与互联网平台对接。 8.大力培育体验经济新模式,发展体验式消费,加快推动消费升级。争取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推进万村景区化,推进一批景区村庄、旅游风情小镇、乡村旅游集聚区、旅游精品民宿建设。 9.加快推进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编制出台《浙江省户外运动发展纲要》,推进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冰雪运动等新兴时尚体育项目发展,打造浙江省全域运动智能信息平台。培育一批省级运动休闲小镇,认定一批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和优秀项目。 10.推动创新创意与传统产业融合提升,做大做强杭州、宁波、横店等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11.深入实施“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创新文化业态和商业模式。举办浙江省文创产品设计者大会、启动文化文物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确定一批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在全省推广“浙朵云”平台,拓展“浙朵云”功能模块。 12.继续实施“快递向下”和“快递向外”工程,加强智能快件箱建设,推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提升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的处理能力。 (二)拓展服务业发展载体 13.实施《浙江省服务业强县(市、区)培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开展服务业强县培育综合评价和联系服务,根据评价结果对试点地区名单实行动态调整。 14.提升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发展平台,开展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2017年度综合评价和动态调整。 15.高质量推进创建一批旅游、金融、健康、时尚等特色小镇。 16.提升物流业发展平台,推进国家和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工作,做好国家和省级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的培育工作,推进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 17.编制实施《2018年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推进一批服务业“四大经济”示范项目建设。围绕数字、旅游、金融等推出一批新招商项目,促进一批重大项目合作建设。 18.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浙江段)和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认定浙江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2017-2018年度),创建一批文化创意街区,支持文化产业重点县(市、区)建设和重点文化企业、成长型文化企业发展。 19.加快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梯度培育机制,支持建设之江实验室和国家数据智能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之江实验室创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加强人工智能标准化建设,推进人工智能在医疗、金融、交通、教育等服务领域的融合应用。 20.加快实施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凤凰行动”计划,建立重点拟上市培育企业数据库,举办Money20/20全球金融科技创新博览大会、钱塘江论坛。 21.举办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展“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双创热土”项目对接活动,扩大产业交流与成果合作。 22.推动成立浙江影视基地联盟,促进发展数字内容、动漫游戏、影视、音乐等优势产业,打造影视产业示范区,建设中国(浙江)国际影视合作实验区国际人才交流平台。 23.举办中国旅游投融资促进大会、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办好第九届中国·长三角国际体育休闲博览会、首届中国智能体育大赛、2018斯迈夫大会暨国际体育消费展。举办浙江省第七届运动休闲旅游节,开展浙江省第二届十佳商业体育赛事评选大赛。 24.推进“互联网+ETC”服务,全面推进高速公路星级文明服务区创建工作,深化国家物流信息平台可持续性发展。 (三)推进服务业改革试点 25.认真落实好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自主权,争创自由贸易港,积极推进油品全产业链建设。 26.全面推进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支持杭州创建“国际级软件名城”、宁波创建“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 27.全面推进湖州、衢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深入实施温州金改2.0版,大力推动台州小微金改、宁波保险创新等区域金改试点不断深化。 28.推进23个城市省级批发零售业改造提升试点,推广复制杭州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经验,推动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争先进位,推动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和国家级文化出口基地建设。 29.抓好杭州市淳安县石林港湾运动小镇、金华市经开区苏孟乡汽车休闲特色小镇和衢州市柯城区森林运动小镇3个首批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单位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 30.建立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进省级住房租赁试点,培育市场供应主体,增加租赁住房供给,完善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支持政策。 31.深入推进“商标品牌战略浙江行动”,实施商品市场助力产业发展“5+1”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以模式创新、业态融合和功能拓展为核心的商品市场转型提升。 32.继续推行通关一体化改革,加强“单一窗口”建设,启动实施“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发区”整合,大力支持发展服务贸易,强化海关监管,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 33.推动“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建立改革推进情况通报制度,将改革推进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 34.进一步推进道路班车、铁路、港口、出租车、景区门票价格等改革,规范公证服务收费,完善物业服务收费政策。 35.探索建立“品字标”、“浙江服务”标准+认证制度,在旅游、电子商务、物流、金融等领域率先开展“品字标”“浙江服务”品牌培育试点,积极推进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四)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 36.深入实施浙江省服务业“1+N”工作机制,开展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 37.继续完善健康服务业推进机制,扶持发展民营健康服务业机构。 38.制定我省综艺类节目管理办法和促进文化类栏目繁荣发展的意见,制定实施全民阅读三年行动计划。 39.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多元化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服务主体,完善政府购买安全生产服务制度。 40.制定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普通高中学校分类办学指导意见,积极引导高校围绕我省服务业需求,开展协同创新,为我省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1.研究制定杭州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专项规划,落实《浙江省金融人才发展规划》,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浙江金融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42.强化保安服务市场监管,加强公安、保安联动机制建设,研究扶持保安服务企业发展的优惠措施,探索海外安保等创新型业务。 43.强化服务业标准化重大项目建设,开展服务业标准创新贡献奖申报和评选,推进服务业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和管理。 44.研究制定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三年规划。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业引导资金,对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给予支持。 45.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加大批而未供土地利用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优先保障现代服务业发展合理用地需求。 46.强化省服务业专项资金引导作用,重点支持服务业强县(市、区)试点地区和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继续加快政府产业基金投资运作,引导各参股子基金加大对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和服务力度。 47.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持续推进分类分档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减免,稳步推进营改增试点各项工作。 48.继续深化服务业统计制度改革,健全统计台账,开展统计调查“痕迹化管理”试点,完成各项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做好服务业重点行业、产业的统计分析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