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国内新材料产业化需警惕资本过度炒作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7-04-06 阅读次数:753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从近日举行的新材料技术投资春季峰会上获悉,科技部材料领域6大重点研发专项2017年度的项目中,有四项已经启动,“重点新型功能材料及器件研发与应用”项目也已经组建了专家委员会并将于两个月内出台实施方案,预计下半年发布指南。专业机构预计,2017年中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1万亿元,2021年达到8.0万亿元,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6.12%。对此有分析指出,现阶段虽然在新材料领域已有很多产品走出实验室进行生产,但依然以小批量为主,即使克服了技术难题,在应用端的问题也会再次显现,投资回报的长周期和高门槛也使得一些创业投资资本望而却步,“小而美”的创业项目更是面临尴尬。业内专家坦言,新材料离产业化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因为材料行业是中间制造业,必然有上下游和生态圈的问题,生态圈不成熟,材料再好也没有用武之地。而在新材料领域有两类企业,其一是真正的新材料开发,其二是现有材料的创新应用,目前两者的比例大概在为1:9。从国外经验看,新材料基本由政府和军方主导,虽然军方需要的批量很小,但是能够支付高价。但在我国,由于国家利好政策的支撑,新材料行业受到了资本的过度热捧,2010-2015年中国新材料产业发生VC /PE投资案例358起,披露投资规模共计22.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9亿元),但因为新材料行业多、小、散、慢的特点,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并购基金参与,2016年新材料行业并购金额达到488亿元。对此,需要警惕因资本漫灌导致新材料脱离正常商业价值的现象,新材料行业首先具备的是科学属性,不能仅靠烧钱维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