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中国专利申请量一直呈增长态势,在2005年以前,数量上已经超越美国。兰德公司发布的中国的专利与创新报告指出,中国十年来专利爆发性增长,主要是专利激励政策和市场力量推动的结果。在政策指导下,国家鼓励个人企业创业。在“十二五”期间,发展壮大专利审查队伍,分别在江苏、广东等6个地方建立京外专利审查协作中心,增强专利审批能力。激烈的市场竞争催生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专利是企业创新能力的体现。从占比来看,美国申请专利主体主要为企业法人,而中国企业申请专利占比超过54%。其中民营企业的占比虽然只达到11%,但是在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位的榜单上,民营企业占据了半数席位,其中华为、中兴专利授权量均超过2000件。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投入专利技术的研发是保证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全要素生产率(TFP)用来衡量创新程度,一般与专利数量成正比关系。然而,随着中国专利的增加,TFP增长却在减少。2000到2007年申请专利数开始增长,当时TFP平均值为4.9%,而2008到2011年,申请专利数增长迅猛,首次超过100万件,而TFP则降低到了2.3%。在部分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2015年国内发明专利在28个领域当中拥有量高于国外来华发明专利拥有量。同时,国内大部分专利集中在电子通信领域,在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企业中,涉及电子以及通信领域企业超过半数,但在光学、发动机、运输、半导体、基础通信程序、音像技术、医学技术等7个领域专利分布数量并不高,与国外形成差距。兰德公司报告指出,很多的专利数据并不具有技术或者经济价值,一部分的专利并不能引领创新,因此数量上改变并不能代表质量的变化。中国专利技术要实现从专利向实质创新转化,需要与国外技术做比对,提高单个技术的创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