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国内机器人产业泡沫应当引起重视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6-02-02 阅读次数:682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2014年,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8-10个配套产业集群。去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作为大力推动的重点领域之一。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地方政府对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热度不减。据报道,目前,国内已经有大约40个地方提出建机器人产业园,相当于平均每个省份有超过一家工业机器人产业园。有些地方提出未来3年要建2-3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6-8个智能装备产业园,如果都按计划推进,2016年全国各地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园将遍地开花。除数量外,不少机器人产业园都将“规模最大”作为追求目标。黑龙江和山东两个省份都有城市提出要打造“北方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园”,辽宁某市计划其机器人产业园要建成“国内最大”,河南某市的机器人产业园准备建成“中原地区最大”。除省会城市和一些地级市外,一些县城都筹建机器人产业园。在政府的强力带动下,各地机器人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表示,仅在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从年初的200多家,一跃变为年底的500来家,现在已经发展到800多家。“很多之前做其他行业的企业,也都在声称要进入机器人领域,感觉我国机器人产业简直就是处在大爆炸时代。”分析称,机器人产业在我国刚刚起步,地方政府的强力扶持固然有利于“扶上马,送一程”,不过各地缺乏科学规划、盲目上马,带动企业、资本迅速进入这一产业,却可能带来产能过剩、高端产业低端化、国产机器人企业被边缘化的三大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