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资本无视结构性过剩风险大量涌入环保产业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6-01-25 阅读次数:825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中国环保产业购案例的数量大约在120-140起之间,涉及交易金额400亿元上下,环保行业上市公司与各类投资公司产业并购基金总规模达200多亿元,投资领域涉及固废、水处理、大气治理等多个领域。其中,10家公司涉及的11起并购案金额合计约147亿元,占总交易金额的三成。以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启迪科技服务集团并购桑德环境为例,交易金额达到70亿元,创下了环保产业的并购纪录。伴随着资本大举入侵,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环保产业的“游戏规则”,似乎预示着环保产业“零敲碎打”的时代过去,未来将进入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阶段。然而,面对来势汹汹的资本,业内人士开始担心产业发展过热,犹如前几年光伏和风能的大起大落的前车之鉴。目前,中国环保产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高潮已经过去,污水处理、垃圾焚烧、电厂脱硫脱硝的处理率均已达到90%左右。大量资本涌入,必然造成整个行业的投资供大于求,其结果就是产能过剩,最终使得行业陷入长期低潮。但是对应中国生态环境给人的感观来看,环保产业发展的空间依然很大,现阶段市场担忧的产能过剩只能说是结构性过剩。随着中国环保标准的提升,对环保设备和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环保产业是否能够提供有效供给还是未知数。据环保部门测算,单就落实大气十条和水十条每年投资需求约2万亿,而各级财政只能提供10%-15%的资金,其余85%-90%的资金都需要社会资本进入,由此看来环保产业治理资金仍有巨大缺口。综合来看,环保产业一方面存在产能结构性过剩风险,另一方面又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在当前的投资环境下,环保产业仍将是一个不错的投资领域,关键是要对行业进行细分,找到真正的行业“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