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订单成了中小企业负担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1-07-25 阅读次数:2072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2011年,面对纷至沓来的订单,众多出口企业却高兴不起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今年众多企业在承接订单的时候,显得格外犹豫且挑剔:只接短单不做长单,青睐中小规模的订单不愿做大订单,有些企业纵使采购商出高价也不愿多接订单……
        曾经被视为“香饽饽”的订单,为何变成“烫手山芋”?专家认为,我国中小外贸企业正遭遇来自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增加、融资难度加大、汇率风险加剧以及电力供应趋紧等因素的冲击。受此影响,“中国制造”和“中国价格”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
        2010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主要工业原料的涨幅都在20%~80%。来自广东省外经贸厅的数据显示,随着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涨,95%的企业表示,2011年的出口成本将会上升10%~20%。同时,接近45%的企业表示其利润将会下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很多企业不接大订单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先期垫支开展生产。随着流动性不断收紧,在贷款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对贷款对象的选择和审核也随之趋紧。“现在银行贷款利率要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再上浮30%~50%,如此高的融资成本已经大大超出企业的承受能力,如果我们接单生产,就白给采购商和银行打工了。”广东力生纺织用品有限公司营销经理罗杰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