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中小企业要避免陷入“非创新性”转型陷阱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06-28 阅读次数:738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中国在过去20年崛起为世界工厂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其小型制造业城镇,在这些城镇有数百家、甚至数千家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的中小企业,同时源源不断的廉价农民工也为这些工厂提供了支持。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这些中小企业首当其冲。随着需求放缓、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和产能过剩,经营面临巨大压力。根据外媒最近对中国13个城镇的48位中小工厂企业主展开调查,其中一半以上(55.6%)的工厂企业主表示他们今年第一季度收入没有增长或者出现下滑。利润增长也出现停滞。这使得工厂企业主们将调整业务作为重中之重,四分之三的受访者(7.8%)在过去两年里进入了新的业务领域。尽管一些工厂将业务延伸至本行业的上下游,但其他工厂则进入了全新的领域。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28.9%)投资于其核心业务以外的新领域,还有4.4%的受访者完全退出过去的业务,转向新的行业。但是问题在于虽然进入到新的领域,但是一系列因素导致企业老板不愿投资于研发。技术工人短缺、借贷成本高企再加上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让转型变得很艰难。40.5%的工厂企业主表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是阻碍创新的头号因素,而认为获取信贷和技术工人短缺是阻碍创新头号因素的企业主比例均是35.7%。从上述调查可以看出,尽管中国制造业中小企业已经认识到创新对他们的生存至关重要,并在行动中开始转型。但是受自身实力限制以及环境制约,这些中小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却“有心无力”。长此以往将陷入一种“非创新式”的转型陷井,在进入新的领域后仍然难以获得竞争力。因为,为了切实推动转型,政府需要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转型环境,加强人才培养、强化知识产权制度、打造开放性的公共研发平台等,提升中小企业的研发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