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刺激政策下经济企稳的持续性值得怀疑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06-22 阅读次数:670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五月经济数据出现了一些企稳迹象。如用电数据,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45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环比增速微升0.3个百分点。就5月单月来看,第一产业用电量由4月的同比负增长转为同比增长4.8%,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8%。虽然工业用电量同比仍下降0.6%,但降幅比4月(-1.1%)有所减小。铁路货运量方面,5月份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2.8亿吨,虽然同比仍是下降,但与4月份2.7亿吨相比则环比增长2.73%。在李克强指数的三大指标中,工业用电和铁路货运见到初步改善,第三个指标长期贷款则总体持平。就连一向对中国经济比较悲观的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也认为,中国经济从短周期角度看已经低位企稳,今年增长的最坏的时间可能已经过去。不过陶冬认为,这一轮增长回稳很大程度上是靠刺激政策的拉动:股市上涨今年全球第一,靠的是政策;房地产重见天日,靠的是政策和股市的财富效应;货币政策愈来愈宽松;地方债务置换实际上是财政政策宽松;国家发改委不断推出大型基建项目,弥补地方政府在投资上的无所作为。中国央行通过PSL向国家发展银行注入流动性,再由政策银行借贷出去带动投资,这种做法绕开了中央银行法和人大预算审批程序,而且政府无需财政买单(当然最终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不过,必须承认的是,现在刺激经济越来越困难了,政策的边际效用递减。换句话说,如今再砸四万亿,也难以弄出过去的声响来。因此,未来增长能否持续反弹,仍有不确定性。要想有实质性的改变,核心还是在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