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CPI数据低迷之外中国仍存通胀隐忧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06-10 阅读次数:783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截止5月,CPI环比连续3月为负,而PPI环比自2014年1月以来持续为负,显示出低通胀趋势。但是如果考虑到数据背后的一系列问题,就可以发现我国经济仍存来通胀隐患。CPI主要受到低于季节性规律的食品价格拖累,服务类价格并不弱。而对于PPI,尽管其环比自2014年1月以来持续为负,但从结构来看,生活资料价格较为平稳(环比维持在0左右),包括采掘、原材料及加工工业在内的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回落才是主因。从这个角度来说,低通胀数据主要在于“旧经济”部分的拖累。但与此同时,经济仍存在“隐形”的通胀以及通胀隐忧。首先是资产通胀代替实体通胀。股市和楼市作为最大的蓄水池,年初以来大量资金流入资本市场从而推升了A股火爆行情。从数据来看,全部 A股、创业板当日总市值分别是去年末的1.8、2.9倍,且其市盈率不断刷新近期高点。同时,尽管楼市相较于前两年鼎盛时期有所降温,但随着包括“330新政”在内的政策放开以及股市获利资金回流,近期房地产交易及价格(尤其是一线城市)明显升温。第二,城市劳动力供求比自2010年12月以来持续高于1.0,最新公布的1季度数据为近期次高点1.12,劳动力供小于求的局面未明显改善。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农民工外出收入的持续提升,季环比维持在2%左右。考虑到农民工收入提高带来的边际消费增长较大,从这个角度来说,通胀也存在一定隐忧。在我们看来,CPI数据低迷并不能与中国的实际通胀水平划等号。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此前进行的城市压力指数研究也显示,国内部分城市的真实通胀压力远比CPI指数显示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