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央企降薪正在陷入“死结”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08-04 阅读次数:925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在国企改革中,限制薪酬成了不被人喜欢、却不得不推进的改革措施之一。根据相关改革文件,首批薪酬改革涉及72家央企的负责人,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等由组织部门任命负责人的53家央企,以及其他金融、铁路等企业19家,除了高管大面积实行限薪政策外,还将要求央企薪酬和业绩挂钩,这意味着不少业绩不佳的央企将不再“旱涝保收”。据了解,包括银行、通信、煤炭、石油和电力等央企都成为降薪先锋。截至目前,中国移动、神华集团、中石油、国家电网等央企都从上到下开始降薪。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大刀阔斧之际,地方国企负责人薪酬也随之而“动”。7月30日,浙江省公布了《关于深化省管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显示,根据浙江职工年平均工资基数为9.71万元来计算,省管国企负责人平均薪酬水平将下调31.5%,这也标志着浙江省管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据安邦咨询(ANBOUND)了解,国企降薪在国企内部遭遇到一致的抱怨,降薪已经产生了一些负效应。今年以来,不少国有银行的中高层离职后“投奔”待遇更好的股份制银行或新兴的民营银行,而一直以来作为求职者“香饽饽”的中国移动今年上半年也出现多位员工离职。多位国企内部人士表示,如何留住人才是下一步国企发展最为关键的问题。在我们看来,国企降薪是个死结,对国企而言,正在形成“降薪-人员流失-企业能力变差”的恶性循环。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改革国企管理体制,应该如安邦所建议的,从管国企转向管资产。如果转到基金管理模式之下,国企的具体经营完全可以采用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国企薪酬将完全可以采用市场化方式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