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跨国企业认为中国经济更加疲软而非企稳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07-24 阅读次数:938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中国经济在减速,但减速到什么程度了?可能做实业的跨国公司感受最深刻。据外媒报道,多家跨国企业本周在二季报中对中国区业务情况所做的总结表明,中国经济环境在二季度已经变得更加疲软,而不是企稳。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国官方公布的上半年7%经济增速更多地引发了海外人士的质疑,而不是惊讶。一些公司近日发布的二季度财报披露了中国市场的业绩,反映出中国经济放缓的严峻程度。惠而浦二季报称,中国的需求下降了3%。伊利诺伊工具公司称,公司二季度营收下滑了2%。美国联合技术公司称,来自中国市场的奥的斯(OTIS)电梯订单数量同比下降了10%,供暖、通风和空调订单也出现大幅下降。IBM周一公布的二季报显示,中国区营收减少了25%。软件制造商威睿(VMWARE)称,公司进驻中国以来首次出现明显的业绩放缓现象。更为宏观的国际贸易数据凸显出中国经济放缓程度之深。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今年前5个月,美国出口到中国的贸易总值同比下滑了6.1%。这种趋势有可能延续到6月份;长滩(LONG BEACH)和洛杉矶装载的国际集装箱出货量同比下降了9.7%。中国经济放缓的压力还通过大宗商品市场向外传导,因为中国是多种主要大宗商品的全球最大买家,比如铁矿石等。通过供应链传导机制,中国需求的放缓令铜、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承压,令很多海外商品价格走低,挤压了海外企业的利润空间。此外,海外市场在消化本就供应过剩的大宗商品方面也存在一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