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勿让中国石墨产业步稀土后尘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4-09-30 阅读次数:1027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褸?span style="position: relative; text-transform: none; font-variant: normal; font-style: normal; layout-grid-mode: both; background: none transparent scroll repeat 0% 0%; letter-spacing: 0pt; color: windowtext; font-size: 12pt; vertical-align: baseline; top: 0pt; font-weigh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underline: windowtext none; text-shadow: none; text-effect: none; font-emphasize: none">        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GSKCI)行贿案,19日在湖南长沙市中级法院闭门审理,GSKCI被判处罚金30亿元人民币,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开出的最大罚单,包括GSKCI原总经理马克锐(Mark Reilly)在内5中国经济的变动状况及宏观政策的调整思路无疑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长期以来,经济研究机构及学者通常以年度GDP增长目标来观测中国的经济状况。一些研究者还发明了“克强指数”(社会用电量增速、铁路货运量增速和贷款增长速度)。当这些指标下滑超过一定的幅度,经济研究人员便认为中国经济可能已经处于危险境地,需要出台刺激政策以提振经济。这种判断在过去屡屡上演,却也多次应验。但今年以来,情况发生了改变。今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一季度在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之时,投资什么产业在未来具有成长性?成为很多投资者关注的问题。复星集团CEO梁信军日前建议,要投资与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相关联的行业。他认为,尽管中国的GDP现在的增速较快,已占全球今天(29日),根据《瑞典日报》援引世界银行的估算,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衡量刚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经济实力将增强政治影响力。这是继13年前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4稀土产业的乱象让中国各界倍感忧心,而避免石墨成为下一个稀土已经迫在眉睫。任正非将IT产业的未来定位为石墨时代,可见石墨的战略意义。而欧美国家也将石墨列于关键性原材料。2010年,欧盟委员会在研究全球46种矿产的基础上,将14种矿产确定为关键性矿产原材料,其中有9种主要产自中国(锑、萤石、锗、石墨、稀土、钨、镓、铟、镁);美国兰德公司于2013年发布了《关键和战略性矿产威胁美国制造业的报告》,同样确定了14种最需要的关键战略性矿产原材料,定义为难以获得的战略性矿产,其中有11种主要来自中国(稀土、钨、锗、石墨、萤石、锑、铟、重晶石、钒、镓、镁)。据了解,全球石墨储量的77.5%位于中国。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资料,2013年全球天然石墨产量为119万吨,其中中国生产81万吨,占全球产量的68%,位居全球首位,欧盟95%的石墨来自中国。中国已成为全球天然石墨的最大供应国,但我国大量出口的优质磷片石墨原料价格仅为每吨30005000元人民币,而经国外提纯加工再进口中国,价格则跃升为每吨10万到20万元人民币。当前,我国的石墨产业面临着与稀土产业一样的困境。目前我国石墨企业1000多家,且长期处于小、散、乱,能耗高,污染重,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双低的局面,企业之间在低端产品的产量、价格上展开恶性竞争,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高科技人才严重匮乏,产品产业链短,企业规模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不合理状况亟待调整。稀土产业的前车之鉴应当引起重视,勿让中国的石墨成为下一个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