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上海自贸区发布“黑名单”加强企业信用监督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4-09-26 阅读次数:1117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上海自贸区首份企业“黑名单”在自贸区启动即将满一年之际出炉。这份“黑名单”于923日公布在上海工商局网站上,首批1467家经营异常企业“榜上有名”。在上海工商局网站首页,点击“自贸试验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可以看到“经营异常名录”“信息公告”等多个选项。在“经营异常名录”下,1467家“黑名单”企业已全部晒在网上。其中,随机查询“上海潜力石油能源有限公司”能看到企业注册号、法人代表、经营场所等信息。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是因为“未按规定履行年报公示义务(未年检年度:2013)”。进一步检索发现,上榜的1467家企业几乎都因相同原因而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经营异常名录将随规范经营行为而变动。在“信息公告”选项下,已有20家企业在“履行公示年度报告义务”后,被移出“经营异常名单”。据悉,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除“未依照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的”,还包括“企业未在信息形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也未在工商部门责令的期限内向社会公示即时信息的”“公示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通过登记的住所无法联系的”三种情况。下一步,上海工商部门将对已报年报的企业进行抽查,一旦发现虚报、瞒报信息,也将逐步移入名单。上海市工商局自贸区分局综合业务科科长徐炳胜表示,“经营异常名单”是一种信用监督、全民监督的方式,“一个经营异常的企业,银行会给它贷款吗?生意伙伴会选择它吗?招标单位会让它中标吗?”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试行简政放权、宽进严管,加强事中事后检查,为各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公布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即属于加强监管范畴。据悉,《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将于101日在全国试行,届时,消费者或许能在网上查询企业的信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