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中国稀土产业面临的专利战刚刚开始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4-08-11 阅读次数:958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不久前,中国稀土出口配额政策受到WTO裁定的否决,这加大了中国稀土行业的担忧。与放开出口配额相比,稀土行业发展受到的专利垄断制约影响更大。由于日立金属的专利垄断,国内钕铁硼产业发展受到很大的压制。中北通磁董事长孙宝玉指出,“中国钕铁硼走的路线跟日立金属是不一样的,但从开始到现在,我们的钕铁硼专利一直受到专利的制约。”包括宁波同创等7家企业组成的稀土永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稀土永磁联盟)的钕铁硼产量大概有1万多吨,因为专利限制,很多稀土产品不能销售到国外那些市场去,“钕铁硼真正的高端市场都在外资企业手里,我们不能进入这些市场,损失很大”。稀土永磁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算上日立金属在日本本土的专利,其在全球范围内共拥有600多项烧结钕铁硼相关专利。这其中,核心专利只有100多项,其余均为日立金属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复申请。日立金属的成分专利已于2003年到期,现在所说的专利指每家企业的制作方法,即工艺专利(制成专利)。但即便是工艺专利,依然是中国钕铁硼等一些高端应用制造产品正常出口的阻碍。杭州永磁集团曾在2011年前后有一些较大项目,一年大概有几千万的销售额,但因为日立金属的阻挠,这些项目最终没有如期进行。销售总经理贾颖燕说:“不是因为我们的企业没有机会没有能力给客户研发产品,而是专利限制了我们,比如汽车发动机、航空航天的部件,只要它(日立金属)愿意,就会起诉我们。”实际上,即便不跟日立金属打官司,上述企业的产品也能销售出去,但为规避专利限制,会带来成本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很多客户有日本专利的顾虑,不敢买中国企业的产品。“它不是用某个专利限制多少出口量,是用多个专利串起来限制市场。”稀土永磁联盟经过一年多来的分析和审核,发现上述100多项核心专利并不能站住脚。在美国律师的帮助下,稀土永磁联盟将对日立金属提起专利诉讼,争取打掉日立金属的几个核心专利,使中国钕铁硼产品出口再无专利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