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国内发展机器人产业要警惕一窝蜂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4-04-03 阅读次数:978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面对日益紧迫的产业转型升级压力,洛阳、广州、重庆等多个城市,都开始将机器人产业作为突围的重点方向。洛阳市公开称,在2016年年底之前,该市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有望达到800亿元,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在装备制造业销售额中所占比重超过30%;广州提出,要在2020年,培育形成超千亿元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的计划,根据该计划,广州市80%以上的制造业企业都将应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重庆的目标是,到2015年,集聚30家以上企业,形成4万台工业机器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年产值200亿元的生产能力,到2020年,集聚200家以上企业,形成10万台工业机器人、100万台服务机器人、1000台特种机器人的年产能,实现年产值500亿元。发展机器人产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市场问题。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却是经济增速放缓,同时制造业不甚景气。大量的生产,是否有足够的市场来消化。其次,核心技术问题。尽管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第二大机器人市场,但其中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大多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目前国内的机器人市场中,96%都是使用外国品牌。如何让机器人产业摆脱低级制造业模式,不再沦为一种简单的零件制造和组装产业?再次,产业聚集问题。中国制造业需要转型升级,只有高度发达的制造业,机器人才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空间。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机器人投入成本不是它们能够承受的。在我们看来,尽管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有助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然而机器人产业爆发式的投入却显得有些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