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商业地产面临市场分化局部存在过剩风险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4-03-04 阅读次数:1055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由于政府的楼市调控政策主要关注住宅市场,商业地产这几年成为开发商和个人投资者双向规避政策风险的投资洼地。然而各地新区的建设热潮,也逐渐导致商业地产市场趋于饱和,局部地区出现了明显供过于求的情况。228日,SOHO中国宣布将上海的SOHO海伦广场和SOHO静安广场及其权益全部出售给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交易金额为人民币52.3亿元。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两栋写字楼的投资成本共计41亿元,加上近三年的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等财务费用,SOHO此番出售的盈利空间远远低于其在北京的开发项目。多位业内人士猜测,SOHO中国在企业从“建造-销售”向“建造-持有”的转型过程中抛售上海资产,除了近几年在上海获利较低,短期看淡上海商业地产市场外,也不乏为支撑企业顺利转型而做出了牺牲。潘石屹也表示,其转型自持以后发现上海占比太大,达到75%,以后的目标是京沪两地各占一半。此番抛售并非看空上海地产,而是通过转让相对非核心地段的物业,达到资产和资金的优化配置。尽管如此,SOHO的这次动作还是给了市场一个明显的信号:在资金面逐渐收紧的大环境下,商业地产分化将会越来越严重。目前商业地产已经在局部市场出现饱和。据世邦魏理仕2013年的《购物中心发展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全球各大城市共有高达320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在建,当中有超过一半的面积来自中国。部分开发商由于过去拿地用力过猛、消耗资金过多,同时销售层面面临周转率下降、资金面短缺的危机,今后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拥有比较充裕现金流并且经营管理经验较丰富的开发商而言,将会“强者恒强”;而那些不善经营的企业,则有可能会因为货币政策转向,或逐步转型或逐步退出商业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