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中国在产业规划、投资和管理上需全面反思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4-02-20 阅读次数:1086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中国在产业投资上的一窝蜂是出了名的,过去曾有过多次的案例,结果造成了不少的产能过剩。迄今,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和造船是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最严重的五大行业。2013年,国务院出台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指导意见。近日又有媒体从刚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了解到,列入去年公告中的19个行业落后生产线已经完成了关停。节能减排和重点行业能效对标达标行动也逐步推进,实现了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的目标。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表示,针对产能严重过剩问题,今年将采取严格控制产能增加、实施更加严格的界定标准、加快实施兼并重组等措施。他透露,2017年以前,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船五大行业不再新增任何产能,同时对在建的违规项目进行逐步清理。此外,毛伟明还表示工信部2014年将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上迈出新步伐,并提出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左右的预期目标。此次针对五大产能过剩行业的举措,是典型的“一刀切”式的管理。表面看,这种管理符合产业调整与经济转型的政策,实际上它反映出国内在产业规划、投资和管理上的长期粗放状态。回顾市场不难看到这样的模式:粗放的产业规划,一窝蜂式的投资行为,最后是一刀切式的整顿治理。如果银行在政府指引下对产能过剩行业一刀切式的抽贷,反而更不利于引导行业调整,做到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