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中国产品进入了尴尬的价格区间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4-02-14 阅读次数:1242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是两个宏观的施政目标,但体现在产业和产品竞争上却是实实在在的,一点都没有务虚的成份。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涨、环境和能源成本上涨、土地成本上涨,都极为现实地表现在“世界工厂”的地位变化中,也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迁出中国。
乐观来看,我们可以说这种变化是从“世界工厂”1.0版本向“世界工厂”2.0版本的转型。但冷静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制造业和中国产品正在陷入一种尴尬的处境中:一方面中国的产业转型还没有成功,另一方面中国原有的制造业比较优势又在迅速失去。以劳动力成本变化为例,一位从1995年落户苏州的外商表示,“当时吸引我们来到这里的无疑是中国低廉的劳动力,然而现在,部分职位的工资已经涨了5倍多!”同时,地价、生产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人民币不断升值,则不断对该公司的运营模式发出挑战——人民币升值、人均最低工资提高18%,都使制造商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严酷。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处境,在中国产品所处的价格区间中得到了典型的反映。中国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在国内几乎看不见,实际上在国际上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中国似乎一无所知或是所知不多。以南亚小国斯里兰卡为例,印度塔塔公司生产的公共汽车,因为通胀和货币贬值的因素,这样的大笨巴士要卖到20多万人民币一辆,满大街在跑。只有少数中国产的大巴用于旅游公司。很显然,中国产品的价格在当地不具备竞争力。
最奇特的是,斯里兰卡还有几十万辆“三蹦子”(即三轮摩托车),这种三轮摩托车的车型可能是来自意大利的产品设计,其售价约4000美元。本来,低格低廉的中国摩托车应该占领这个市场,但由于中国的制造成本因素正在迅速上扬,即使质量很差的750摩托车也要31000元人民币一辆(约5000美元),已经远远高于本土制造的价格。
有时候,即使价格便宜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奇瑞汽车去年在澳洲市场将J3(即国内A3)掀背车型的价格下调了1000澳元,现在仅售12990澳元(折合人民币84500元);其同类车型在国内市场则卖64800元人民币。现在奇瑞J1车型的售价比其在澳洲的主要竞争扶手铃木奥拓要整整便宜2000澳元。奇瑞公司之所以下调旗下车型售价,主要是因为奇瑞在2012年糟糕的销售业绩所致。
总的看来,中国产品已经进入一个空前尴尬的区间:比上不行,比下也存在问题。比上,中国制造的产品比不过那些具有系统价格优势的欧美日产品;比下,中国制造的产品开始比不过世界新兴的制造业大国人力成本优势。这样发展下去,就会失去大量的市场,让中国制造业更为低迷。以前述奇瑞汽车为例,据报道,2012年全年奇瑞在澳大利亚市场只卖出去1200辆车。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振兴中国制造业,几乎完全靠不上国有企业体系,这个体系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更是微乎其微,他们只能活在政府影响力的祖荫之下,一到国外市场放开了去竞争,立刻就会遇到问题。但讽刺的是,中国国内的资源(金融资源、人力资源、政策资源等)倾斜投向这个体系,结果造成问题更加复杂化。制造业的缺失、竞争力的弱化,导致中国愈发依赖那种钱生钱、钱滚钱的生意。但华尔街的经验早就清楚表明,金融圈子即便再发达,也只能富了少部分人,其他人怎么办?广大的制造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