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谁为中国境外矿业投资80%的失败率负责?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11-04 阅读次数:1063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褸?nbsp;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119日至12日召开。近段时间,中央领导连续为三中全会吹风,希望凝聚共识,推动中国各项改革事业进一步深化。1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三中全会将提出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此前一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表示,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中国将推动财税、金融、价格、企业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入。
    中央领导不断强调改革主题,意在为十八届三中全会预热。从目前透露的信息看,三中全会试图推出的改革领域将是全面的、综合性的。习近平主席曾在APEC峰会上表示,要做好为改革付出必要成本的准备。习近平主席所称的“必要成本”指的是什么?又将由谁来承担成本?在安邦(ANBOUND)看来,这似乎在暗示,即将推出的改革可能会触动某些深层次利益。
    受世界经济影响,全球矿业发展势头放缓,矿产品价格、贸易和矿业投资等指标也出现了震荡收缩。据悉,2012年,国际上小矿业公司勘探投入同比下降40%。大的矿业公司如力拓、必和必拓也是在外甩包袱――剥离低效资产,除非遇上一些优势互补的项目才出手。然而,中国企业在国际矿业市场上仍频频出手,表现活跃。据中矿联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中矿联共受理中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项目103例,同比仅减少8.0%;中方协议投资额31.36亿美元,同比减少10.9%。其中,并购金额11.24亿美元,勘察勘探金额3.80亿美元,矿山建设金额14.80亿美元。投资涉及中国企业101家,其中国有企业项目占三成。虽然中国公司无惧矿业并购低潮,频繁在国际上出手,但这并不意味这是中国企业抄底全球市场的行为,也不表明它们对全球矿业市场具有深刻的洞见和把握。中国矿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王家华在2013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却指出,“中国在海外的矿业投资,大概有80%的失败率。其中对铁矿的成功投资更寥寥无几。”中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如此高的失败率令人惊讶,显示了中国境外矿业投资存在的盲目性和高风险。有分析认为,中国的对外矿业投资有几种特点:一是国际矿业公司低效资产剥离成为中国境外并购的主要来源;二是一些企业未能很好把握“战略”和“战术”的平衡,有些企业投资自身并不擅长的地区和矿种,既无优势更无经验,有悖行业常识。三是中国企业在部分国家矿业投资的投机性强,中小型矿山开发比例过高,不规范、低层次的矿业开发甚至引发境外反抗。这么多的钱打了水漂,谁应该对此负责呢?民企资本当然是投资者自己亏,但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它们的亏损恐怕很少有个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