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技术性贸易措施最新通报2013年第25辑(总第311辑)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08-02 阅读次数:1121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修订营养标签指引

    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于近期采纳了国际膳食补充剂联盟(IADSA)所倡导营养素参考值(NRVs),将11种营养素加入营养标签准则。这11种营养素及其参考值分别为:

    ● 维生素K(60微克);

    ● 维生素B6(1.3毫克);

    ● 维生素B12(2.4微克);

    ● 生物素(30微克);

    ● 叶酸(400微克);

    ● 烟酸(15毫克);

    ● 泛酸酯(5毫克);

    ● 维生素B2(1.2毫克);

    ● 维生素B1(1.2毫克);

    ● 钙(1000毫克);

    ● 碘(150微克)。

    该营养标签指引准则要求,对于声称含有营养素的食品需要在标签上注明。

    另外15种营养素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国际食品法典营养与特殊用途食品委员会(CCNFSDU)会议上进行讨论。更多详情参见:

    http://www.nutraingredients.com/Regulation/Codex-confirms-IADSA-backed-nutrient-levels?utm_source=copyright&utm_medium=OnSite&utm_campaign=copyright(来源:厦门WTO工作站)

    欧盟更新水果和蔬菜销售标准

    欧盟委员会实施法规(EU) 543/2011规定了所有新鲜蔬菜和水果的一般和特殊销售标准。2013年6月21日发布的欧盟(EU)594/2013法规修订更正了上述法规中关于水果和蔬菜的销售标准。

    所有未加工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销售标准由(EC) 1234/2007标准和(EU) No 543/2011标准共同规定。不包括在特定销售标准中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必须符合法规附件一A部分中的一般市场标准。(EU)594/2013对销售标准进行了以下修订:

    确保适合当地消费但不符合欧盟销售标准的产品可在当地市场上销售。这些产品可在成员国要求后通过委员会决议从欧盟销售标准中豁免。

    根据实施法规(EC)第543/2011号法规第十五条,经检查符合要求,第三方国家允许发放有关所有水果和蔬菜的合规证书。

    为了实现可追溯性,对一般销售标准进行修订,可对水果和蔬菜的生产商进行更好的识别。

    UN/ECE有关苹果和梨的新标准保持一致。此外,为采纳针对某些橘子(不包括无核小蜜橘和克莱门氏小柑橘)的UN/ECE标准留有时间。

    批准以色列根据(EC)第543/2011号法规进行合规检查,但覆盖地区有限。

    此次的变化和修订将从2013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来源:SGS  翻译:宁波局WTO办公室)

    欧盟更新对某些进口饲料和食物的官方控制力度

    2013年6月26日,欧盟委员会实施条例(the European Commission Implementing Regulation)(EU) 618/2013已经发布。该条例修订了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加强某些进口非动物源饲料和食物的官方控制的力度的法规(EU) No 669/2009的附件1。新规从2013年7月1日起生效。

    欧洲议会提出了委员会条例(EC) No 669/2009关于加强对非动物源的饲料和食物进口的官方控制力度的规定。该条例的第二条列举了应加强官方控制的产品清单,并公布了物理检查和明细核对的频率。该清单是根据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RASFF)通报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和兽医办公室(the Food and Veterinary Office)对第三方国家的核查结果,以及非动物源饲料和食物托运的季度报告等,建立的进行定期检查的目标清单。

    该实施条例商定了尼日利亚的干豆进口的修订案,暗示了将会有新风险的出现,将授权加强官方控制力度。另一方面,也应提高对清单中的商品的官方控制频率,特别是来自同样信息源时对相关联盟法规有较高不符合率的,应授权加大官方控制力度。比如将来自中国的芸苔(西兰花)列入清单。

    完整的清单可以在法规(EU) No 618/2013的附件1中找到。不仅是官方控制频率的加强,还有控制频率的下降的修订都在附件中列明。(来源:SGS  翻译:宁波局WTO办公室)

    泰国食药委公布大米药残标准

    7月18日,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消息,泰国《世界日报》7月18日报道,对于民间组织抽样化验发现曼谷市面上的大米样本有化学药品残留超标问题,泰国卫生部食品与药品委员会7月17日首次响应公布大米化学残留含量标准,规定大米中残留的3种化学物质包括甲基溴、磷化氢和氟化硫的含量不可超过百万分之50。 

    泰国药委员会副秘书长实暖表示,卫生部在近日将批准第2份含毒素食物部级法规草案,以完善和提高使用化学药物熏蒸大米的规定和标准。

    在卫生部长签署批准出台该部级法规后,大米中3种化学物质残留包括甲基溴、磷化氢和氟化硫的含量不可超过百万分之50的规定将立即生效,而这也将与国际食品标准相关规定相符合。

    实暖还强调,残留在大米中的甲基溴并不危险,消费者在食用大米后也不会造成癌症,该物质只被利用在熏米驱除害虫而已,不会给大米造成污染,也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影响,实际上该物质给熏米工人的影响更大。目前国际上包括泰国正准备取消使用甲基溴熏米,因为发现甲基溴会破坏大气臭氧层。(来源:商务部)

    泰国拟制定花生仁中黄曲霉毒素的最大限量和控制措施

    2013年7月23日,泰国发布216号SPS通报:泰国农业标准“花生仁:黄曲霉毒素最大限量”草案。

    该标准建立了最大限量和控制措施,以减少将用于食品的未加工干花生仁中的黄曲霉毒素,供国产、进口和出口未加工干花生仁在生产、贸易和检验时执行。

    ●花生仁中的总黄曲霉毒素含量不得超过20μg/kg。

    ●对花生生产商规定了以下控制措施:

    1. 在配送前应将发霉的、破碎的、损伤的花生仁和外来的杂质挑拣出来。

    2. 在配送前生产商应检验每批花生仁的黄曲霉毒素含量。

    ●花生出口商应证明出口未加工花生仁是由依据该标准授予证书的注册花生生产商生产的,并随附黄曲霉毒素含量不超过进口国限量的检验结果。

    ●花生进口商应证明进口未加工花生仁是由有该标准规定的控制措施的花生生产商生产的,并随附主管机关或认可实验室出具的黄曲霉毒素含量不超过20 μg/kg的检验结果。

    该通报的评议截止期为9月21日。批准和公布日期待定,预计于公布后12个月生效。更多详情参见:

    http://members.wto.org/crnattachments/2013/sps/THA/13_2920_00_e.pdf(来源:厦门WTO工作站)

    机电产品

    欧盟发布关于摩托车功能安全性要求的法规草案

    近日,欧盟向WTO秘书处通报了关于二轮、三轮和四轮摩托车功能安全性要求的法规草案(G/TBT/N/EU/115)。

    2013年1月15日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二轮、三轮和四轮摩托车核准和市场监督的法规(EU)No 168/2013规定了功能安全性一般要求及车辆的环境性能并撤销了15个指令;欧盟委员会通过授权法案被授权批准特殊技术要求和测试程序。

    该草案是预计总共3个授权法案中的第1个。草案规定了车辆功能安全性特殊要求和测试程序,这些技术要求和测试程序延续已撤销的指令,并且有必要适应技术进步。

    其他是最近制定的以反应法规No 168/2013中包括的新安全规定,这些要求将尽可能基于或直接引用UNECE框架(修订的1958年协定)中的国际要求,这与CARS 21建议保持一致,以加强国际监管协调,对生产商有明显益处。

    该通报法规的拟批准日期为2013年9月,拟生效日期为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公布之后20天(2016年1月1日适用)。更多详情参见: 

    https://docs.wto.org/dol2fe/Pages/FE_Search/FE_S_S009-DP.aspx?language=E&CatalogueIdList=117249&CurrentCatalogueIdIndex=0&FullTextSearch=(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2013年7月1日起韩国KCC认证及安全认证发生变化

    2013年2月,韩国新上任总统朴槿惠在新一轮政府重组中将安全规制和电信管制的主管部门进行组织重组。

    1.原安全主管部门知识经济部(Ministry of Knowledge and Economy ,MKE)更名为产业通商资源部(Ministry of Trade, Industry and Energy,MOTIE),增加了通商业务;

    2.电信主管部门韩国通讯委员会(Korea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KCC)更名为未来创造科学部(Ministry of Science, ICT & Future Planning,MSIP),整合了分散在原通讯委员会和知识经济部等的信息通信业务,以及教育科学技术部的科学技术和应用研发业务。

    相应地,2013年7月1日,韩国无线电研究所(RRA)发布第2013-5号公告,明确了上述主管机构更名造成的KCC(EMC/RF/Telecom)认证证书和标志的ID变化。

    现有的KCC(EMC/RF/Telecom)证书/注册号码以及标签中的KCC ID将被MSIP ID取代,同时放宽了部分情况产品变更的测试要求,生效日期为2013年7月1日,并给予3个月的缓冲期。

    1. 证书/注册号码由原先的KCC开头改为MSIP开头。

    例如,更改前ID为:

    KCC-CRM-ABC-XXXXXXXXXXXXXX

    更改后的ID为:

    MSIP-CRM-ABC-XXXXXXXXXXXXXX

    2. 2013年7月1日起向韩国无线电研究所提交KCC认证申请的,系统自动生成以MSIP打头的证书/注册号码。

    3. 2013年7月1日前已经获得以KCC打头的证书/注册号码证书的,其包含KCC信息的标签可使用至2013年9月30日。

    4. 2013年10月1日后出货到韩国的产品必须使用MSIP打头的标签。

    5. 如果产品有以下变更,对于系列产品,申请时则无需重新测试:

    更换电阻/电感/电容(Resister, Inductor, capacitor);

    更换二极管(diode, 包括LED);

    线路不变,仅降低瓦特数。

    此外,从2013年7月1日起,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内置电源强制要求KC认证。(来源:技术壁垒资源网)

    儿童产品及玩具

    CPSC发布了儿童产品豁免铅限量的程序和要求

    2013年7月10日,CPSC在联邦公报(FR)上发布了关于儿童产品豁免铅限量的程序和要求的最终规则(16CFR 1500)。该最终规则规定于2013年7月10日生效。

    在美国消费品安全法(CPSIA第101条)中规定了设计供12岁及以下儿童使用的产品中含有的总铅含量不得超过100 ppm。关于其豁免的评估程序和要求则在CFR 1500.90中规定,此次发布的最终规则,即为对此的修订。其中规定:CPSC将考虑到以下情况对CPSIA的第101(a)节的铅要求进行功能性的豁免,包括:

    (a) 产品、材料或部件含铅因为其在制造过程中技术或工艺不可能移除多余的铅或使其不可触及;

    (b) 考虑到正常或可预见的使用情况下,产品、材料或部件不太可能会被儿童放置于嘴里或吞咽;

    (c) 考虑到正常或可预见的使用情况下,产品、材料或部件未有对公众健康或安全有可测量的不利影响。此外,还对于豁免的授权程序亦给出了相关规定。更多详情参见:

    http://www.gpo.gov/fdsys/pkg/FR-2013-07-10/pdf/2013-15944.pdf(来源:技术壁垒资源网)

    轻工纺织品

    阿根廷准许以电子方式呈交产品成份宣誓声明

    阿根廷政府于6月4日公布了第248/2013号决议法规,要求每种产品使用唯一的最多为14位的数字或字符产品识别代码(CIP)通过综合性外贸系统(Integrated Foreign Trade System ,SISCO)提交产品成分宣誓声明(DJCPs)。被修订的第850/1996号决议要求纺织品、服装和鞋类的国内生产商和进口商按照法律要求标记产品,并提交DJCP,说明产品的纤维/材料成分及其关税分类、数量、品牌、原产地和其他特定信息。第99/2013号决议对第248/2013号决议进行了补充,规定纺织品、服装或鞋类产品进口商必须在SISCO进行注册以获得用户名和密码。注册后进口商将能够通过SISCO提交和修改DJCP信息。另外,一旦SISCO为该业务分配了一个特定的号码,进口商还应将产品成分宣誓声明信息打印出来,送至经济和公共财政部的指定部门。进口商则可通过综合性外贸系统查看处理状态。(来源:香港贸发网 翻译:宁波局WTO办公室)

    化矿产品

    加拿大在非国内物质清单第1部分中新增76种物质

    2013年7月23日消息,加拿大环境部部长宣布对非国内物质清单的第1部分和第2部分进行了修订。清单第1部分中删除了两种物质,同时新增了76种物质。清单第2部分中删除了5种物质,新增了4种物质。

    第2部分中增减的以化学名称列明。第I部分中增减的以CAS号列明。

    这些修订从加拿大官方公报(Canada Gazette)公布之日起生效。更多详情参见:

    http://www.gazette.gc.ca/rp-pr/p1/2013/2013-07-20/html/notice-avis-eng.html#d106(来源:Chemical Watch  翻译:宁波局WTO办公室)

    美国环保局扩展更安全的化学成分列表

    2013年7月24日消息,美国环保局(EPA)在其更安全的化学成分列表中新增了132种物质,其中包括119种用于商业或家用清洁用品中的香氛物质。这些化学品是首批列入清单中的香氛物质。

    该机构称,香氛物质在很多家用清洁用品中是一个即重要又复杂的部分。EPA称,通过将香氛物及其他化学品加入清单中,可以继续致力于帮助企业制造出更安全的产品,给公众提供更好的化学品信息。

    该列表于2012年9月建立,目前已包括602种化学品。该列表旨在为制造商、消费者以及环境和健康的倡导者提供一种资源,同时也可用于指导EPA设计的环境产品标签计划。(来源:Chemical Watch  翻译:宁波局WTO办公室)

    化妆品

    菲律宾对肌肤美白产品颁布禁令

    2013年7月24日消息,菲律宾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对16种肌肤美白化妆品颁布了禁令,原因是其注意到这些产品中可能含有超过法律允许的高水平的重金属物质,如铅、镉、汞和砷等。更多详情参见:

    http://www.fda.gov.ph/attachments/article/85327/FA2013-019.pdf(来源:CHEMICAL WATCH  翻译:宁波局WTO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