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中国零售业发展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06-25 阅读次数:1174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中国零售行业的发展,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一方面,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2012年全国零售企业前100家销售额增长率自有可比统计数据的2005年以来跌至最低水平。另一方面,随着投资资金的流入,商铺租金持续上涨,因此被迫撤出的商户正在增加。在浙江省杭州市,入驻着以沃尔玛黄龙店为中心的大型商业设施门可罗雀。在该商业设施的1层,近10家店铺大门紧闭,而正在营业的店铺也基本没有顾客光顾。在上海市,位于中心地段的光一百货内的日资服饰专卖店“JYUJYU MALL”于3月关店。虽然一定程度受反日游行的影响,但开业不到一年就被迫歇业未必有些出乎意料。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12年全国零售企业前100家销售额仅同比增长11%。低于雷曼危机后的2008年,创有统计数据的2005年以来新低。在销售额增长乏力的同时,租金负担加重更可谓雪上加霜。据美国大型房地产服务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杭州市商用项目平均租金比2年前上涨24%。在中国,承租人法定权利很少,租赁方在重签合同时提高租金理所当然,如果拒签将遭到强制驱逐。因此,租金易于上涨,与杭州类似,上海市租金较2年前上涨26%,北京市上涨20%。销售额增长乏力和租金上涨带来的是因商户撤柜导致的商铺空置率上升。据CBRE统计,截至20119月底,上海市商业设施空置率曾仅为5.5%,而到去年9月底,已经提高至9.9%,而到今年3月底则达到8%,持续呈增高趋势。撤退最为明显的是对盈利更为重视的外资零售企业。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12年,全国外资百货店和超市总计有16家关闭。在上海市,马来西亚资本的百盛虹桥店在开业10年后关闭。中国政府公布的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零售业销售额)比上年同月增长12.8%。增幅比3月扩大0.2个百分点,看起来仍然表现强劲。但是,从零售业一线可以看出,中国内需的严峻程度可能超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