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中国反垄断的最大阻力将来自垄断国企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01-06 阅读次数:1323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发改委打响制裁境外企业价格垄断“第一枪”。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韩国三星、LG等六家国际大型液晶面板企业2001年至2006年的价格垄断行为进行处罚。发改委依法责令涉案企业退还国内彩电企业多付价款1.72亿元,没收3675万元,罚款1.44亿元,经济制裁总金额3.53亿元。发改委查实,2001年至2006年六年时间里,上述六家企业共在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共召开53次“晶体会议”来协商液晶面板价格,并按照相关协商价格在中国大陆境内销售。发改委打响价格反垄断“第一枪”本是好事,但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惩处力度较弱,欧洲和美国对同一案件的处罚金额分别达到6.58亿欧元和1.15亿美元,对垄断企业的震慑力度不可同日而语。二是反垄断一定要做到内外一致,李克强副总理最近就反复强调“市场及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经济意味着在同样的市场规则之下,对国内外企业一视同仁,这包括反垄断。众所周知,中国市场各种垄断行为最多的还是各种垄断国企。以电信、石油、邮政等行业为例,以“国家安全”名义进行垄断的国企导致相关产品和服务价格长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效率和服务意识却一直不敢恭维。2011年,国家发改委曾经以“涉嫌价格垄断”对电信和联通的互联网接入业务进行调查,但时至今日,也没有具体的处罚意见出台,国企阻碍反垄断的“能力”可见一斑。去年中国经济减速中暴露出一个突出问题:民营企业的活力和抗风险能力大为减弱,而这种情况与国企垄断不无关系。在未来的中国市场,反垄断的最大阻力还是来自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