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中德磋商让中国光伏产业暂时松了口气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2-08-31 阅读次数:1750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830日,第二轮中德政府磋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总理温家宝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主持。会谈结束后,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中国与德国同意通过协商解决光伏产业的有关问题,避免反倾销,进而加强合作,这是解决贸易争端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第二轮中德政府间磋商的一个重要成果,对世界也会起到示范作用。在此之前,今年7月,包括德国企业在内的一些欧盟企业向欧盟委员会正式提交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立案调查的申请。根据规定,欧盟须在96日前决定是否立案。据了解,2011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到欧盟的总金额约为204亿美元,如果该反倾销案件立案,将成为中国历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实际上,中德两国光伏行业已经形成了优势互补、相互依存的关系。2011年,中国从德国进口了7.64亿美元的多晶硅材料和3.6亿美元的银浆原料,累计从海外采购约400亿元的光伏电池生产设备,其中德国和瑞士等欧洲国家产品占近五成。默克尔在会谈后也表示,希望欧盟委员会、有关企业与中方一起尝试通过沟通交流来排除和解决问题,不要启动反倾销程序。“现在还有时间,所以最好是协商加以解决”。她并称:“我们在小范围会谈中也谈到了保护主义,不可能通过保护主义解决现在的问题,最好是通过沟通协商解决。我们都需要自由贸易,都需要在对方国家找到公平竞争的条件。”温家宝表示,当前中德、中欧合作都要围绕提振信心,让人民看到希望,不要搞保护主义,而要深化合作,共同开拓市场。上述表态无疑让中国的光伏产业松了口气。不过,这并不构成他们乐观的理由。高库存与产能过剩仍然意味着,光伏企业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