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韩国中央银行韩国银行11月24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从3%上调25个基点至3.25%。分析指出,由于担忧借贷成本过高施压经济增长,韩国央行放缓了加息步伐,目前全球不少央行对于加息拖累经济表现的担忧均有所上升,有意放缓加息步伐。
美联储12月13日至14日将举行的议息会议备受外界关注。自今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连续6次加息且连续4次加息75个基点,累计加息37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已经上调至3.75%至4%。
不过,外界预期美联储也将放缓加息步伐。美联储近日发布的11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多数美联储官员倾向于尽快放缓加息步伐,以降低过度紧缩的风险。
这份会议纪要显示,与会官员大致同意美联储有必要继续加息以遏制通胀,并认为在高通胀和强劲就业市场的经济大环境下,2023年联邦基金利率将升至“略高于此前预期”的水平。
但绝大多数与会官员认为,“尽快放缓加息速度将是合适的”。一些官员对美联储加息幅度表达了担忧。少数官员警告说,继续以75个基点的幅度加息“增加了金融体系不稳定或混乱的风险”。
这意味着,美联储有可能在12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将加息幅度下调至50个基点。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一项跟踪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3日,市场认为美联储12月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为75.8%。
加拿大央行近日也放缓了加息步伐。加拿大央行10月26日宣布加息5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上调至3.75%。加拿大央行7月和9月分别大幅加息100个基点和75个基点,此次加息步伐进一步放缓。
此外,欧洲持续面临高通胀、能源价格高企、欧元走弱等不利因素。为抑制高通胀,欧洲央行10月27日大幅加息75个基点,货币政策收紧令经济面临的放缓风险上升。有分析指出,欧洲央行在抑制通胀与维护经济增长之间进退两难,未来欧洲央行大幅度加息能否持续仍然存疑。
不少观点指出,美联储激进加息效应外溢,加大了全球部分央行的决策难度,并对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肯尼亚智库非洲政策研究所政策分析师刘易斯·恩迪舒日前表示,美联储激进加息将加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削弱非洲大陆经济复苏前景。
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日前表示,美联储激进加息负面效应外溢,造成欧洲面临两难经济抉择,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也受到影响,美元作为重要储备货币的吸引力下降。他认为,仅靠货币紧缩很难从根本上控制通胀。因为通胀将造成民众购买力下降,而货币紧缩政策则会削弱需求,进而伤害经济。美联储需要折中协调,而非走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