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进出口公平贸易提示信息(2020.第47期)
信息来源:市商务局 发布日期:2020-12-15 阅读次数:606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1.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0-12-07

    11月初,北京现代沧州工厂的车间内一派忙碌景象,一辆辆升级改造版的悦纳车型正驶下智能生产线。

    几年前,北京现代沧州工厂项目落户沧州,这是河北省引进落地的质量最高、体量最大的京津冀产业协同项目。在这一项目带动下,北汽岱摩斯、现代摩比斯等42家国内外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相继落户沧州。全市目前已建成汽车及零部件项目200多个,直接带动两万多人就业。

    2019年,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为167.72,比上年提高7.59个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成为“十三五”期间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高质量推进的一个生动例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十三五”期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老少边贫等特殊类型地区加快振兴发展。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高质量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和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显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扎实起步,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

    ——新增长极加速崛起,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不断壮大。

    距离广州1个多小时车程的东莞市松山湖畔,坐落着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2018年8月正式投入运行。它如同一台“超级显微镜”,是研究物质材料微观结构的理想探针。

    “‘人工肌肉’必须做微观结构的研究,经常要在几个纳米的尺度上进行。”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殷盼超说,“人工肌肉”是材料科学的前沿方向之一,未来有望在生物医学设备和仿生机器人等领域广泛应用。

    创新引领,构筑新高地。从广州分别到深圳、珠海再延伸至香港、澳门,正崛起两条创新资源集聚的科技创新走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完成新经济增加值超过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25.6%。

    “十三五”期间,国家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等作为区域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发展潜力愈发凸显,拉动和辐射作用不断增强。2019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已分别达8.5万亿元、23.7万亿元和11.4万亿元。

    “新增长极加速崛起,为我国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了强劲动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各地区比较优势有效发挥。

    长江上游,重庆涪陵榨菜远近闻名,过去制菜水直接排掉,现在人们用制菜水造出高品质酱油,走出一条循环经济的绿色发展路子;

    长江流域中游,湖北丹江口水库旁种起一片片柿子林,既能保护水土,又能发展乡村旅游,靠着这些柿子林,邻近村庄脱了贫;

    长江下游,紧临上海的浙江平湖广陈镇山塘村,白墙黛瓦错落有致,山塘村附近,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引入的上海立体蔬菜工厂亩均产值是传统种植业的75倍。

    奔流不息的万里长江,正勾勒出一条协调发展带。生态变美,2019年1至11月,长江经济带优良水质比例达8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经济更强,2019年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45.78万亿元,增长6.9%。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长江经济带串联起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渝双城经济圈,有效发挥了各地区的比较优势。

    “十三五”期间,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优势互补、齐头并进。东部地区继续发挥领头羊作用,中部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拉动作用明显,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脱贫攻坚取显著成效,东北地区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等功能和地位不断提升。2019年,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7.3%和6.7%,快于全国1.2和0.6个百分点。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提高,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近九成学生来自农村,近1/7的专任教师是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20多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退休教师。成立仅3年的滇西应用技术大学通过退休教授支教的方式,让西部高校的学子也能享受一流教育资源。

    “能与西部高校师生分享知识、经验,是幸福。支教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是双赢。”今年5月,武汉大学退休教授刘伟跟夫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周月梅一道奔赴大理。

    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十三五”期间,我国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更加均衡,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教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带来的是更多发展机遇和成果的共享。随着区域协调发展画卷的徐徐铺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07日 01 版)

    2.欧亚经济委员会将在未来2年内消除12项相互贸易壁垒清单

    国际文传电讯社明斯克12月4日电,欧亚经济委员会执委会主席米亚斯尼科维奇当天出席欧亚政府间理事会会议后表示,欧亚经济委员会已制定涵盖35项联盟成员国相互贸易壁垒的清单,其中12项将在未来2年内消除。

    米表示,联盟各成员国商定共同制定相互贸易壁垒清单,清单将是开放性的,可对其进行补充调整。欧亚经济委员会将在2021年二季度欧亚政府间理事会上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米表示,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政府采购问题久拖未决。本次欧亚政府间理事会期间,各方作出原则性决定,允许联盟成员国商品平等参与其他成员国国家或市政采购招标。这是向前迈出的一大步,生产者和企业界对此期盼已久。俄罗斯为此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俄罗斯是联盟最大市场,俄总理米舒斯京重申,俄政府采购市场对联盟其他成员国商品开放,前提是遵守必要条件。

    米指出,各方围绕粮食商品质量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目前正在修订相关技术标准,对粮食商品和未加工动物源性商品的抗生素和其他药物残留指标作出明确规定。各方已就此达成共识,为该领域未来发展确定了方向。

    信息来源:商务部网站2020.12.7.

    3.《华尔街日报》文章说中国经济复苏范围正在扩大

    新华社纽约12月1日电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日前刊文指出,衡量中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活动的指标分别攀升至3年和8年来最高水平,表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复苏范围正在扩大。

    中国有关机构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文章指出,自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工业部门一直引领中国经济复苏。11月制造业数据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及新出口订单指数等分项指数均表现强劲。随着新冠疫情在中国境内得到有效控制,目前中国民众生活正逐步恢复正常,这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另一个主要部门——服务业迎头赶上。

    文章援引摩根资产管理全球市场策略师朱超平的分析称,未来几个月中国制造业强劲势头有望持续。朱超平认为,一些指标显示库存正在耗尽,这可能会引发一波补充库存潮;此外,就业指数小幅上升也令人鼓舞,这表明工厂正在雇用更多员工以满足需求。

    信息来源:新华网2020.12.2.

    窗体顶端

    4.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中国力量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20.12.6.

    窗体顶端

    经合组织最新报告预测,中国将是2020年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全年经济增长预计为1.8%,2021年经济增长预计将达到8%。从长时段和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彰显了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更重要的是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创造了战略时机和坚实基础。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2月1日发布了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预测,中国仍将是今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0月份发布的报告也作出了同样的判断。

    中国经济何以能够率先走出新冠肺炎疫情困局?中国率先复苏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率先复苏彰显中国制度优势

    经合组织的报告预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世界经济将萎缩4.2%,这一预期好于今年6月份和9月份的两次预测。报告认为,未来新冠疫苗的投入使用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加快恢复,将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报告认为,中国将是2020年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全年经济增长预计为1.8%,2021年经济增长预计将达到8%。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表示,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基础上,实现了经济稳步前行,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

    “疫情背景下,世界各国面临同一张‘考卷’。可以说,中国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了高分‘答卷’。经合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权威机构,也对中国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张占斌表示,成绩来之不易,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也为我国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凝聚起巨大的精神力量。

    近期发布的有关数据,进一步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2.1%、56.4%和55.7%,连续9个月高于临界点;前10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7%,累计利润同比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从内需恢复来看,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3%,增速比9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市场销售连续3个月同比正增长;继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负转正后,前10个月投资同比增长1.8%,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进一步呈现出稳步回升势头。

    疫情之下,我国数字经济逆势上扬。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网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非接触经济”全面提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2020年是中国宏观经济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中国成功取得了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和经济保卫战的双重胜利,再次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中国经济的弹性韧性。”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宏观经济年度论坛上表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疫情管控方案和适度刺激的经济纾困方案是2020年中国经济走出疫情困局的关键。

    刘元春认为,从长时段和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彰显了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更重要的是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创造了战略时机和宏观基础。

    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样板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各国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之路任重道远。与此同时,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

    刘元春认为,中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V形反转,开始走向稳定复苏的轨道,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样板。

    经合组织的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复苏的表现将不均衡,并可能造成世界经济的持久变化。中国比其他国家更早开始复苏,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将强劲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三分之一,而欧洲和北美地区的贡献率仍将低于它们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到明年年底,世界经济有望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水平。

    “在全球经济一片萧条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振奋人心,是世界经济长远稳定恢复的重大牵引力。”张占斌表示。

    刘元春认为,我国国民经济循环逐步畅通、经济增长内生动力逐步增强,各类经济主体绩效的改善已经形成蓄势待发之势。2021年将是信心恢复和预期引导的关键年,由于经济持续复苏和基数的因素,2021年各类宏观参数预计将全面反弹。

    “必须认识到当前经济复苏远没有达到常态化水平,经济复苏的核心力量依然来自于超常规的疫情纾困政策,且具有强烈的不稳定、不均衡、不确定等特点。”刘元春建议,明年的宏观政策需要以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为锚,以全面扩大内需、缩小供需缺口为基本目标,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妥善安排抗疫政策和纾困政策的退出,积极应对金融风险显化的挑战,逐步回归常态化宏观调控模式。

    以新发展格局应对风险挑战

    “应对未来风险挑战,中国需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刘元春认为,我们必须抢抓疫情期间我国经济率先复苏的窗口期,大力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

    张占斌表示,中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发挥好改革“关键一招”的作用,把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发挥好“中国制造+中国消费”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张占斌认为,从工作重点来看,首先,要夯实国内循环体系的体制基础,相应的制度建设和改革措施必须先行;其次,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体系的血脉,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第三,要优化国内循环体系的空间布局,实现各类要素在各区域间的自由流动;第四,要筑牢国内循环体系的产业根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第五,要完善消费政策,积极扩大消费对经济的牵引作用;第六,要保持适当强度的投资,不断拓展投资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认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既要更好发挥政府顶层设计、统一布局、组织协调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好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既要夯实基础研究,又要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既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又要坚持开放创新,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风险挑战,只要我们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也会越来越大。”张占斌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 丽)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5.法国努力应对经济难题(国外经济观察)

    2020年12月08日 07: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刘玲玲

    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勒梅尔近日表示,法国经济有望在2022年底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分析认为,法国政府出台了加大企业援助、推出重振计划等一系列举措,积极应对经济难题,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经济目标的达成恐需较长时间。

    为应对危机,法国3月以来已投入4700亿欧元用于紧急救助,为陷于困境的企业提供税收减免和补贴,其中约860亿欧元已经支出,剩余的是国家担保。勒梅尔表示,为帮扶因新一轮“封城”受打击行业,政府每月支出达150亿欧元。

    受益于“非全时失业”计划,所有因行政措施关闭的行业都可以向政府申请减少员工工作时间,员工的损失可获得补偿。团结基金发放的范围和力度也将进一步扩大,因行政措施关闭的企业可得到每月最高1万欧元的政府补贴;企业还可以在2021年6月30日之前申请获得国家担保贷款。

    高校学生也是重点扶持对象。法国政府计划投入5000万欧元,在高校增设2万个就业岗位,招募对象为在校的大三学生和研究生。同时支出近5600万欧元,用于向困难学生发放紧急经济救助。

    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复苏与转型,法国政府今年9月推出总额约1000亿欧元的重振计划,其中约350亿欧元用于提升产业竞争力,约350亿欧元用于就业、培训等社会发展保障,约300亿欧元用于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法国总理卡斯泰表示,该计划有望在2021年创造16万个工作岗位。

    自11月28日起,法国开启“解封”三步走计划。目前,在严格遵守防疫标准的前提下,售卖非必需品的商店获准重新营业,但营业时间不得晚于21时。按照政府计划,自12月15日起,如果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在5000例以下,电影院、剧院、博物馆将重新开放。自明年1月20日起,如果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保持在5000例以下,将实施第三阶段“解封”。体育馆和餐馆将恢复开放,宵禁解除,高中全面复课,大学将在高中全面复课15天后复课。

    《费加罗报》的文章分析称,鉴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对法国2021年上半年之前的经济状况将有较大影响,政府设想的经济强劲复苏场景面临一定困难,经济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实现。

    (本报巴黎12月7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08日 17 版)

    6.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有了新标准

    来源:2020.12.8.《国际商报》贸易投资版  记者 刘叶琳

    工程器械、动力器械产品由千万个部件组成,如何将制造优势与“互联网+”、智能化相结合,形成数字时代的供给能力是新兴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课题。“产业园有益于加快产业链集成,且极大优化供应链。对于高端装备企业而言,能有效地将生产过程规模化、生产设备智能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首帆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经理陈军婷表示。

    在优化商品结构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创新要素投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试点示范,创建一批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

    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中国积极顺应产业转型升级新趋势,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外贸对产业升级引领促进作用更加突出。“中国坚持改革先行、开放先行、创新先行和高质量发展,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试点示范,创建一批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等,打造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高地,推动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培育和提升开放型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副主任、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刘建颖表示。

    从中国制造,发展到中国质造,再到中国智造,是科技发展的体现,更是改革创新下中国大环境的产物。义乌鹏诚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范珍珍认为,中国外贸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一定要不断革新,用技术武装,不断做出更高效、智能、环保的产品才能引领市场,走在发展的前沿。

    《实施意见》将布局新能源产业纳入到了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的范畴,强调要提高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帆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属于业内较早布局新能源产品的企业。作为提供‘应急’‘移动’能源解决方案的国际化企业,首帆动力在2015年便开始从传统能源产品向新能源产品过渡,并拓展产品战略布局,形成以发电机组、移动灯塔、混合能源解决方案、水泵机组为主的整体解决方案,适用于农业、矿业、租赁等多种应用场景,因而受到国际市场欢迎。”陈军婷表示。

    规范出口秩序提升产品质量

    推动纺织、服装、箱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高端化、精细化发展,是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从战略高度推动出口升级,持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稳步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中国积极推动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推动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创新要素比重,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刘建颖表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2.96万亿元,增长9%,占出口总额的20.6%,比2019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

    到2019年,中国已成为全球124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因此加快推进与重点出口市场认证证书和检测结果互认无疑是外贸行业的福音。严把供应链质量关,加强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体系建设,建设重点出口产品质量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等,《实施意见》为严格规范出口秩序,确保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指明了方向。“通过加强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体系建设及重点出口产品质量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全方位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刘建颖表示,充分发挥企业主体责任,明确市场主体的定位和责任,有效落实出口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支持企业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建立实施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充分利用国际认可的产品检测和认证体系,按照国际标准开展生产和质量检验,使出口产品持续符合出口目的国(地区)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提高中国出口产品质量。

    “为了将‘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销往全球,为客户带来优质产品,首帆动力建立了完善的品质管理体系,从管理规定、作业指导、检验规范和检验报告等流程对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品质检验进行严格管控,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陈军婷表示,在产品认证方面,首帆动力对于如何适应国际标准有着丰富经验。目前,该公司已实现产品质量数字化整合,充分利用CRM、ERP、PLM、MES、OA等协同作业平台,对全生产流程进行全方位、全天候跟踪管理,未来将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加强数字化平台搭建,有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出口质量。

    7.巴西政府2021年将对超过115项资产进行招标

    来源:驻巴西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2020.12.7.

    巴西总统府网站消息,博索纳罗总统2日主持召开“投资合作伙伴计划(PPI)”理事会今年最后一次会议。据统计,今年巴联邦政府已举行18项招标,预计年内还将举行11项招标,预期吸引投资391亿雷亚尔并获得47亿雷亚尔特许费。会议决定将涉及基础设施、能源、环境、旅游等领域的58项资产和2个项目纳入PPI,总计约200亿雷亚尔。预计2021年将对超过115项资产进行招标,预期吸引投资3670亿雷亚尔。

    窗体底端

    8.美国作出扎带反倾销初裁

    2020-12-07 14:59:53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2020年12月4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扎带(TwistTies)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初步裁定镇江市荣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RongfaPlastic Products Co., Ltd./ZhenjiangRongfa Plastic Co., Ltd)、天津共荣包材有限公司(TianjinKyoei Packaging Supplies Co., Ltd.)和中国其他生产商/出口商倾销率均为72.96%,抵消反补贴幅度后的现金保证金均为62.42%。美国商务部预计将于2021年2月16日作出反倾销终裁。

    2020年7月17日,应美国企业BedfordIndustries, Inc.于2020年6月26日提交的申请,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扎带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2020年8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投票对进口自中国的扎带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初裁。本案涉及美国协调关税税号8309.90.0000和5609.00.3000项下的产品。

    (编译自:美国商务部官网)

    (潘晓君编译)

    (文 璐校对)

    原文:

    https://www.trade.gov/faq/preliminary-determination-antidumping-duty-investigation-twist-ties-china

    9.墨西哥对华钢铁钉作出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2020-12-04 14:19:05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2020年12月3日,墨西哥经济部在官方公报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钢铁钉(西班牙语:clavos de acero para concreto)作出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决定取消征收中国涉案产品0.54美元/千克的反倾销税,自公告发布次日起生效。涉案产品的TIGIE税号为7317.00.99。

    2004年9月29日,墨西哥在官方公报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钢铁钉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决定对涉案产品征收0.50美元/千克的反倾销税。2011年5月16日,墨西哥对原产于中国的钢铁钉作出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决定将反倾销税由0.50美元/千克改为0.54美元/千克,有效期为五年。2015年11月10日,墨西哥对该案作出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维持反倾销税,有效期为五年。2019年11月19日,墨西哥对原产于中国的钢铁钉启动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该案倾销调查期为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损害调查期为2014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

    (编译自:墨西哥官方公报)

    (刘怡迪编译)

    (文 璐校对)

    原文:

    http://www.dof.gob.mx/nota_detalle.php?codigo=5606610&fecha=03/12/2020

    10.欧盟批准三七和黄芪提取物作为新型食品投放市场

    2020-12-07 15:48  文章来源: 食品伙伴网

    据欧盟官方公报消息,2020年12月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法规(EU)2020/1821号条例,根据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法规(EC) No 2015/2283,批准三七和黄芪提取物(extract from Panax notoginseng and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作为新型食品投放市场,并修订欧盟委员会实施条例(EU)2017/2470附件涉及新型食品使用要求。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第二十天生效。三七和黄芪提取物作为新型食品使用的部分限量要求见下表:

    更多详情参见: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uri=uriserv%3AOJ.L_.2020.406.01.0034.01.ENG&toc=OJ%3AL%3A2020%3A406%3ATOC?

    2020.12.8.转载自WTO咨询网

    11.美国:电机驱动采矿设备和附件的测试、评估和核准

    2020-12-04 23:53  文章来源: 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

    世界贸易组织

    G/TBT/N/USA/1672

    2020-11-20

    技术性贸易壁垒

    通 报

    以下通报根据TBT协定第10.6条分发

    1. 通报成员:美国

    2. 负责机构:劳工部矿山安全与健康管理局(MSHA)[1700]

    3. 通报依据的条款:[X] 2.9.2,[ ] 2.10.1,[X] 5.6.2,[ ] 5.7.1

    通报依据的条款其他:

    4. 覆盖的产品:电机驱动的采矿设备;质量(ICS 03.120),环境保护(ICS 13.020),职业安全。工业卫生(ICS 13.100),机械安全(ICS 13.110),防火(ICS 13.220),一般防火(ICS 13.220.01),灭火(ICS 13.220.10),防火(ICS 13.220.20),材料和产品的可燃性和燃烧行为(ICS 13.220. 40),建筑材料和构件的耐火性(ICS 13.220.50),与防火有关的其他标准(ICS 13.220.99),一般试验条件和程序(ICS 19.020),特殊条件下工作的电气设备(ICS 29.260),采矿设备(ICS 73.100)。

    ICS:19.02013.220.5013.220.2013.220.0113.11013.02003.12013.10013.22013.220.1013.220.4013.220.99 HS:9031

    5. 通报标题:电机驱动采矿设备和附件的测试、评估和核准

    页数:12 使用语言:英语

    链接网址:

    6. 内容简述:法规提案;评议请求-矿山安全与健康管理局(MSHA)提出修订用于高瓦斯矿井的电机驱动采矿设备和附件的测试、评估和核准法规。根据该提案,MSHA将接受适用于高瓦斯采矿环境并提供防火或防爆保护的自愿共识标准(VCS),以取代法规中的核准要求。本提案旨在促进创新和先进技术的使用,从而改善采矿安全和健康,并提高MSHA核准程序的效率和效力。

    7. 目的和理由:保护人类健康安全;保护环境;质量要求;协调;减少贸易壁垒和促进贸易;节省成本和提高生产力。

    8. 相关文件: •2020年11月19日联邦纪事(FR)第85卷第73656页;联邦法规法典(CFR)第30编第18和74部分: https://www.govinfo.gov/content/pkg/FR-2020-11-19/html/2020-22589.htm https://www.govinfo.gov/content/pkg/FR-2020-11-19/pdf/2020-22589.pdf 法规提案;评议请求的文档编号MSHA-2020-0018。法规网站文档文件夹:https://www.regulations.gov/docket?D=MSHA-2020-0018,并提供了主要文件和支持文件及收到的意见。文件也可以通过搜索文档编号从法规网站获取。WTO成员及相关利益方可提交意见至美国TBT咨询点。美国TBT咨询点从WTO成员及相关利益方收到的意见将与监管机构共享,并且如果在评议期内收到意见,还将提交至法规网站文档。 MSHA于2018年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一份公告,寻求协助确定审查的法规。所有意见都在MSHA网站上发布: https://www.msha.gov/provide-or-view-comments-msha-regulations-repeal-replace-or-modify

    9. 拟批准日期: 待定

    拟生效日期: 待定

    10. 意见反馈截止日期: 2020/12/21

    11.

    文本可从以下机构得到:

    [ ] 国家通报机构 [ ] 国家咨询点,或其他机构的联系地址、传真及电子邮件地址(如能提供):

    2020.12.8.转载自WTO咨询网

    12.乌克兰拟修订多项食品相关法规

    2020-12-07 15:41  文章来源: 食品伙伴网

    2020年11月27日,乌克兰经贸农业发展部发布命令草案拟修订多项食品相关法规。此次修订的部分内容包括:

    1. 《关于酒精饮料、烟草制品等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国家法规》中修订了在乌克兰销售的葡萄酒、啤酒、果酒等酒精饮料的包装和标签标示要求;

    2. 《乌克兰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法规》中,将饮用水规定为食品,修订了“新食品”的定义和判断特征,同时对食品包装上允许使用的声明(如健康声明、营养声明等)进行了补充规定。

    该草案意见反馈期为6个月。

    13.坦桑尼亚规定果汁、果茶和果泥及浓缩果泥要求及取样和测试方法

    2020-12-04 23:49  文章来源: 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

    世界贸易组织

    G/TBT/N/TZA/497

    2020-11-24

    技术性贸易壁垒

    通 报

    以下通报根据TBT协定第10.6条分发

    1. 通报成员:坦桑尼亚

    2. 负责机构:坦桑尼亚标准局

    3. 通报依据的条款:[X] 2.9.2,[ ] 2.10.1,[ ] 5.6.2,[ ] 5.7.1

    通报依据的条款其他:

    4. 覆盖的产品:水,包括矿泉水和充气水,含有添加糖或其他甜味、调味物质,以及其他非酒精饮料(不包括果汁或蔬菜汁和牛奶)(HS 2202); 非酒精饮料(ICS 67.160.20)。

    ICS:67.160.20 HS:2202

    5. 通报标题:AFDC 12(6597)P3果汁和果茶-规范

    页数:19 使用语言:英语

    链接网址:

    6. 内容简述: 本坦桑尼亚标准规定了人类直接消费或进一步加工的果汁、果茶和果泥及浓缩果泥要求及取样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也适用于下列果汁。 a)浓缩果汁; b)浓缩还原果汁; c)水萃取果汁; d) 脱水果汁; (e) 水果粉。

    7. 目的和理由:消费者信息、标签;保护人类健康安全;质量要求。

    8. 相关文件: •TZS 4,舍入数值 •TZS 585,即饮(非碳酸)饮料–规范 •TZS 132,食盐–规范 •TZS 118,微生物学–微生物计数的一般指南–菌落计数技术 •TZS 119,微生物学-大肠菌计数的一般指南-最大概率数技术 •Codex Stan 192,食品添加剂 •TZS 268,用于食品中铅含量测定的通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ZS 1502,水果和蔬菜–砷含量的测定 •TZS 471,酒精饮料的取样和测试方法 •TZS 268 / AOAC 999.10,食品中铅、镉、锌、铜和铁,微波消解后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ODEX STAN 192,食品添加剂通用标准 •TZS 538 / EAS 38,预包装食品标签-一般要求 •TZS 114 / EAS 39,食品和饮料制造业的卫生-操作规范 •TZS 59 / EAS 153,包装的饮用水-规范 •TZS 789 / EAS 12饮用水规范 •TZS 1496 / ISO 2173,水果和蔬菜产品–可溶性固体的测定–折光法 •TZS 481:2015(EAS 803:2014)-营养标签–要求 •TZS 482:2015(EAS 804:2014)-声明-一般要求 •TZS 550:2015(EAS 805:2014)-营养和健康声明的使用-要求 •TZS 1503:2016 / ISO 763-2003水果和蔬菜产品-不溶于盐酸的灰分的测定 •TZS 1491:2015 / ISO 1842-1991水果和蔬菜– pH的测定 •TZS 1497 / ISO 5523液体水果和蔬菜产品-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常规方法) •TZS 1496:2016水果,蔬菜和衍生产品–抽样和测试方法–第10 部分:可溶性固体的测定 •TZS 1504:2016 / ISO 2448-1998水果和蔬菜产品–乙醇含量的测定 •TZS 118:2018(第1版)ISO 4833-1:2003-食品和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微生物计数的水平方法– 30OC下的菌落计数技术 •TZS 118:2018(第1版)ISO 4833-1:2003-食物链的微生物学-微生物计数的水平方法-第1部分:通过倾盘法在30°C时的菌落计数 •TZS 729:2018(第3版)ISO 4832:2006-食品和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大肠菌计数的水平方法–菌落计数技术 •TZS 963(第3部分):2007(第1版),淀粉和衍生产品–重金属含量–第3部分–通过电热雾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含量 •TZS 731:2018(第3版)ISO 7251:2005-食品和饲料的微生物学–检测和枚举大肠埃希氏菌的水平方法–最大概率数技术 •FTZS 2426-2:2019 / ISO 21872-2:2008-食品和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酵母和霉菌计数的水平方法-第2部分:水分活度小于或等于0.95的产品中的菌落计数技术 •TZS 1496:2016 / ISO 2173-2003水果,蔬菜和衍生产品–抽样和测试方法–第10部分:可溶性固体的测定 •TZS 1503:2016 / ISO 763-2003水果和蔬菜产品–不溶于盐酸的灰分的测定。

    9. 拟批准日期: 2021年1月

    拟生效日期: 批准之后6个月

    10. 意见反馈截止日期: 通报之后60天

    11.

    文本可从以下机构得到:

    2020.12.8.转载自WTO咨询网

    1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继续保持知识产权强国地位

    日期:2020-12-07  来源:经济日报

    12月7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年度报告《2020世界知识产权指标》(WIPI)。报告指出,虽然2019年全球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活动持续上升,但专利申请罕见地出现下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持续推动全球知识产权事业显著发展,2019年中国继续在世界知识产权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并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世界知识产权指标大多数领域继续位居世界第一。

    该报告收集和分析了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的知识产权数据,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商界、投资者和专家学者等提供参考信息。报告说,2019年全球专利申请量为3224200件,同比下降3%;商标申请量达15153700件,同比增长5.9%;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为1360900件,同比增长1.3%;植物品种申请量为21430件,同比增长7.8%。

    2019年,中国专利申请数量为140万件,位居世界第一,是专利申请第二大国美国申请量(621453件)的2倍以上。排在美国之后的是日本(307969件)、韩国(218975件)和欧洲(181479件)。位居全球专利申请数量前5名的中美日韩欧,其专利申请数量合计占世界总量的84.7%。中国作为知识产权强国,其专利申请量近24年来首次出现下降,主要原因是中国实行了旨在优化申请结构和提高申请质量的整体监管转型,从而导致其申请量有所下降。进入2019年全球专利申请量前10名的国家还有德国(67434件)、印度(53627件)、加拿大(36488件)、俄罗斯(35511件)和澳大利亚(29758件)。其中,加拿大(+0.9%)和印度(+7.1%)申请量都有所上升,而澳大利亚(-0.7%)、德国(-0.7%)和俄罗斯(-6.4%)则出现下跌。

    2019年,亚洲专利申请量占世界总量的近2/3(65%),这与2009年亚洲50.9%的占比相比,增幅显著,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推动。北美专利申请量仅略高于2019年世界总量的1/5(20.4%),欧洲占比略超1/10(11.3%)。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以及大洋洲的份额合计占2019年全球总量的3.3%。

    在国民向海外提交专利申请方面,2019年美国居民向海外提交了236032件专利申请,在此方面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排在美国之后的是日本(206758件)、德国(104736件)、中国(84279件)和韩国(76824件)。

    2019年,全球有效专利增长了7%,达到约1500万件。美国拥有有效专利数量最多(310万件),排在其后的是中国(270万件)和日本(210万件)。美国超过一半的有效专利来自国外,日本国内的有效专利约占80%。

    在商标方面,2019年全球约有1150万件商标申请,涵盖1520万个类别,同比增长5.9%,而且连续10年实现增长。其中,中国的申请数量最多,涵盖了约780万类;其次是美国(672681类)和日本(546244类)、伊朗(454925类)、欧盟(407712类)。在排名前20名中,2018年至2019年增长最快的是巴西(+22.3%)、越南(+19.3%)、伊朗(+18.4%)、俄罗斯(+16.5%)和土耳其(+15.5%)。亚洲占2019年所有商标申请活动的70.6%,占比高于2009年的38.7%。欧洲所占份额从2009年的36%下降到2019年的15.4%。北美占2019年世界总量的5.7%。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以及大洋洲在2019年的合计份额为8.3%。2019年全球约有5820万件有效商标注册,比2018年增长了15.2%,其中仅中国就有2520万件,排名第一,其次是美国,有280万件,印度有200万件。

    在工业品外观设计方面,2019年全球共提交了约104万件申请,同比增长1.3%。其中,中国受理了711617项外观设计,占世界总量的52.3%,排名世界第一,其次是欧盟(113319项)和韩国(69360项)、美国(49848项)、土耳其(46202项)。在排名前20名中,俄罗斯(+22%)、伊朗(+19.3%)和澳大利亚(+10.3%)出现两位数增长。2019年,亚洲在全球外观设计申请总量中占2/3以上(68.4%),其次是欧洲(24.3%)和北美(4.2%);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以及大洋洲的合计份额为3.1%。与家具相关的外观设计占该领域全球申请活动的9.4%,其次是与服装(8.1%)以及包装和容器(7.3%)相关的外观设计。全球有效工业品外观设计注册总量增长了7.3%,达到了约410万项。有效注册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180万项),其次是韩国(358803项)、美国(357959项)和日本(261669项)。

    在植物品种方面,2019年中国受理7834件植物品种申请,较2018年增长了36%。目前,中国占全球提交的植物品种申请量的1、以上。排在中国之后的是欧盟(3525件)、美国(1590件)、乌克兰(1238件)、日本(822件)。前五名中,中国(+36%)和乌克兰(+1.1%)的申请量有所增长,日本(-6.6%)、美国(-1.2%)和欧盟(-0.8%)的申请量出现下跌。

    在地理标志方面,2019年全球共有约55800个有效的地理标志。德国(14289件)报告的有效地理标志数量最多,其次是中国(7834)、匈牙利(6494)和捷克(6071)。与“葡萄酒和烈酒”相关的有效地理标志约占2019年地理标志世界总量的56.6%,其次是农产品和食物(34.2%)以及手工艺品(3.5%)。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表示,2019年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数据显示,知识产权工具需求呈长期增长之势并推动全球经济朝着越来越全球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在2019年底,知识产权工具的大力使用展现出了创新和创意的高水准。疫情推动了新技术的采用,促进了日常生活的数字化。由于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和数字化有着密切关系,对更多国家而言,在后疫情时代知识产权将会变得更加重要。

    15.乌克兰将建立新的知识产权局

    日期:2020-12-03  来源: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

    关于建立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第703-IX号法律已于2020年10月14日在乌克兰生效。根据该法,乌克兰将建立两级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并最终完成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乌克兰2020”所规划的知识产权制度改革。

    旧体系

    长期以来,乌克兰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分为三个层级,包括经济部、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国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State Servic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和作为审查机关的国有企业“乌克兰知识产权研究所”(Ukrpatent)。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已不复存在,其职能已与经济部整合。

    新体系

    新的两级体系包括:

    经济部——仍然作为负责制定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政策的主要监督机构;

    新的国家知识产权局(NIPA)——非营利性的国家组织,作为单一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履行公共职能,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政策。

    根据该法的解释性说明,为了保留Ukrpatent现有的专业知识和经验,NIPA应在Ukrpatent的基础上建立。

    NIPA的职能

    NIPA将综合Ukrpatent的职能和经济部的部分职能,并负责以下工作: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实用新型、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理标志和版权)申请审查;

    知识产权注册和专利证书和资格证书的签发;

    知识产权注册无效和撤销;

    专利律师的培训、认证和登记;

    官方信息公布、知识产权登记簿维护,摘要提供等;以及

    代表乌克兰参与地区和国际组织——特别是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事务;履行《专利合作条约》规定的国际审查机构和国际初步审查机构以及《海牙协定》和《马德里协定》规定的国家局的职能。

    NIPA的结构

    NIPA的负责人将由经济部根据公开竞选结果进行任命。NIPA的负责人可以有3名副手,每名副手同样由经济部任命。

    该法律还规定必须设立NIPA监督委员会,由议会、经济部、教育和科学部、乌克兰专利律师协会和国家科学院根据定额分配制度任命的代表组成。委员会还可以加入2名来自国际或地区知识产权组织的代表,代表有权进行咨询性投票。

    NIPA还包括:

    上诉委员会——作为独立的合议机构,将审议对NIPA决定的异议、关于撤销知识产权的申请和确认乌克兰驰名商标的申请。

    认证和上诉委员会——负责专利律师认证事宜。

    有关NIPA机构的进一步规定,应在2021年1月14日之前(自该法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

    NIPA的现状及其形成

    在经济部的倡议和乌克兰政府的支持下,Ukrpatent已于2020年10月14日开始履行NIPA的职能。

    预计NIPA将成为一个融合Ukrpatent职能和经济部多项职能的新的国家组织,这就是为什么通过Ukrpatent启动NIPA引起了知识产权从业者的讨论。他们主要的担心是,Ukrpatent的新身份及其重新分配的职能尚无明确的说明。知识产权界还期望将上诉委员会作为NIPA-Ukrpatent的组成部分。

    预计在2021年1月14日之前,情况将会变得明朗,届时将通过进一步的法规,以使所有的法律行为与新法保持一致。在此日期之后,乌克兰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的改革可画上圆满的句号。(编译自www.securingindustry.com)

    翻译:王丹 校对:罗先群

    16.2021,中国对进口固废说NO!

    来源: 中国商务新闻网  作者:刘叶琳 时间: 2020-12-07 19:27

    中国商务新闻网 2021年开始,中国将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全面禁废不仅规范了再生塑料行业的市场秩序,也为国内再生塑料贸易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不久前,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有关事项的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禁止我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生态环境部停止受理和审批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的申请;2020年已发放的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应当在证书载明的2020年有效期内使用,逾期自行失效。从2013年海关的“绿篱行动”,到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再到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刚刚出台的“全面禁废有关事项公告”,这一项一项的收紧政策彰显了中国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的决心。

    全面禁废有利于改善环境污染状况,规范经济秩序。长期以来,废塑料的进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部分消费品原材料资源短缺的情况,废塑料进口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关方面曾经反映,在废塑料进口加工行业高额利润的诱惑下,国内市场不断出现未经洗清的进口洋垃圾,商家倒买倒卖现象十分严重。为此,全面禁废措施成为阻绝洋垃圾污染、规范经济秩序的一剂良药。

    全面禁废有利于国内再生塑料行业改善和扩大经营,给中国再生塑料企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2020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以来,中国再生塑料原料的进口量明显减少,进口再生塑料的贸易商开始将业务转向国内再生塑料市场。目前,再生塑料厂家生产经营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及其产品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市场信誉。“全面禁废有关事项公告”的实施,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国内再生塑料行业的发展成果。

    全面禁废有利于再生塑料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据有关人士分析,自从中国开始收紧进口固体废物以来,国内原料市场曾出现一定程度供应量短缺的情况。由于垃圾分类的措施并未普及到全国各个角落,靠垃圾回收还不能解决原料短缺问题。全面禁止固体废物进口后,再生塑料行业将迎来极为重要的发展机遇,生产资源、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经营渠道、市场规模等都将成为中国再生塑料行业需要面对的挑战。看到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机遇,再生塑料行业将在2021年获得新的生长空间,只有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生产环节,加速提升生产效率,再生塑料行业才能抓住机遇,实现产业和市场的快速发展。

    窗体顶端

    17.外储规模回升 市场预期保持稳定

    2020年12月08日 07:41   来源:中国证券报

    国家外汇管理局12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785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505亿美元,升幅为1.61%。专家表示,下阶段我国外汇储备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定。我国外汇市场将呈现基本稳定、双向波动的格局。

    外汇市场运行稳健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11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稳健,市场预期保持稳定,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国际金融市场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及疫苗研发进展、主要国家货币及财政政策预期等影响,美元指数下跌,非美元货币总体上涨,主要国家股票、债券等资产价格上升。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11月外储规模变动主要受估值影响。11月美元汇率指数下跌2.3%收于91.9。债券指数和股票指数有所上涨,带来汇率和资产价格账面收益。”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称。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整体来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相对稳定。在9月、10月外汇储备规模连续两个月回落后,11月估值上涨带动外汇储备规模回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7个月保持在3.1万亿至3.2万亿美元之间,稳定基础相对牢固。

    做好汇率风险管理

    管涛认为,在货币当局基本退出外汇市场常态干预情况下,外汇储备变动主要取决于估值影响。明年估值会如何变化,取决于主要货币汇率走势及对资产价格变动的方向。

    温彬称,下阶段,我国外汇储备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定。一方面,我国经济延续复苏态势,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影响逐渐减弱,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创年内新高,预示着良好的经济景气,全年经济能实现正增长,宏观经济稳中向好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稳定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持续加大开放力度,外汇市场平稳运行,跨境资本流动基本平衡。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趋完善,人民币汇率弹性将进一步增强,下阶段人民币兑美元将继续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双向波动。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国际金融市场风险挑战显著增多。预期未来我国外汇市场将呈现基本稳定、双向波动的格局。”王春英称。

    温彬强调,跨境企业要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利用好汇率风险管理工具,避免汇率剧烈波动给企业正常经营造成损失。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18.美媒调查:全球商务旅行或将永久性缩水三成

    2020年12月08日 07:40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12月6日报道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2月1日发表文章《新冠肺炎大流行可能减少36%的商务旅行——永久性地》,全文摘编如下:

    即使新冠肺炎疫苗普及,商务旅行也很可能因这一病毒大流行而改变。

    但这种改变有多大呢?这不仅关系到航空公司及其雇员,也关系到旅客。这是因为企业客户支付的较高票价实际上补贴了度假者支付的较低票价。此外,商务旅行减少意味着航空公司在商业航线上安排的航班会减少,比如前往纽约、芝加哥、伦敦和东京的航班。这意味着留给休闲度假者的座位将减少。

    人们对航空业永久性改变程度的估计相差很大,美国航空公司、联合航空公司和达美航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都声称商务旅行将全面恢复,尽管可能需要几年时间,而世界前首富比尔·盖茨最近表示,半数商务旅行将永远不会恢复。

    撇开猜测不谈,根据笔者与3位航空业资深人士共同进行的商务旅行分析显示,19%至36%的空中旅行可能会消失。

    航空业咨询公司创意杰作公司总裁杰伊·索伦森说:“实体零售已经被电子商务摧毁,我认为航空业是一个类似的故事。”笔者咨询的其他人士包括斯皮里特航空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捷蓝航空公司现任董事会成员本·巴尔丹扎,以及乘客权益维护组织旅行者联合会总裁查理·利奥查。

    我们从不同渠道收集了商务旅行的数据,按销售、技术支持、大型会议以及贸易展等旅行目的对市场进行了分类。然后,我们估计了每一类出行中可能因技术而消失的最小和最大百分比。出于有些原因的出行会比其他原因更容易被技术取代。销售会议更有可能完全恢复为面对面的会议,因为拓展业务本质上极具竞争性。但公司内部的培训课程可能变成虚拟的,而不是面对面的。根据出行减少比例的估值和商务旅行在我们7个类别中每一类中的占比,就能得出有关出行减少的整体估值:19%至36%。

    商务旅行对航空公司的影响格外大:全球航空公司最富有的10%至15%的客户通常占其收入的40%左右。美国银行估计,总体而言,商务旅行去年在整个旅游业1.1万亿美元收入中贡献了3340亿美元。

    最坏的情形——所有商务旅行减少三分之一——将大幅改变航空旅行。巴尔丹扎说:“这个数字很大。如果真的减少36%,那将是美国航空业的大问题,不过我认为这个数字有可能是真的。”

    19.国际贸易杂志:WTO法中安全例外的裁定

    2020-12-04 23:37  文章来源: WTO/FTA咨询网

    作者:Wolfgang Weiß

    摘要:

    随着世贸组织成员越来越多地援引安全例外,而且迄今为止第一份专家组报告是俄罗斯发布的,因此必须重新评估其裁决的方法和程序性的准备工作。预备条款涉及可裁判性和适当的解释方法,因为这些含糊的条款似乎意味着世贸组织成员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更重要的是,一般例外情况需要进行广泛的解释。扩大安全例外似乎是不可行的,因为它们有违防止滥用的通常保障措施(即GATT/XIV GATS第20条的起首部分)。这种缺乏保障措施的情况恰恰表明,在对其进行广泛的概念化时应谨慎行事,近来试图将安全例外重新政治化的做法也会产生系统性后果,因为这种做法有可能使多边贸易管制的概念完全无效。此外,必须探讨审查和证明的适当标准,这些标准必须在国家安全的控制和尊重之间取得平衡。

    20.商务知识---代位求偿权及其成立要件

    代位求偿权是保险常用名词。保险人在将保险赔款偿付被保险人时,被保险人依法转移给保险人的某些权利。此种权利仅限于财产保险。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包括两种: ①物上代位。保险人补偿保险标的损失后,即取得对该标的的所有权。物上代位仅存在于保险标的发生部分损失的情况中。②权利代位。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而损失,如果根据法律或有关规定应由第三者负责赔偿的,保险人在先行赔偿后,即取得被保险人向第三者索赔的权利。但这种权利不能超过保险人赔付的金额。保险人追偿到的金额小于或等于赔付金额归保险人所有,若追回金额大于赔付金额,则超出部分应偿还给被保险人。

    对于代位求偿权的成立要件,按照法律的规定,一般应具备下述要件方能成立:

    (1)保险人因保险事故主对第三者享有损失赔偿请求权。首先保险事故是由第三者造成的;其次根据法律或合同规定,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失负有赔偿责任,被保险人对其享有赔偿请求权。

    (2)保险标的损失原因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即保险人负有赔偿义务。如果损失发生原因属于除外责任,那么保险人就没有赔偿义务,也就不会产生代位求偿权。

    (3)保险人给付保险赔偿金。对第三者的赔偿请求权转移的时间界限是保险人给付赔偿金,并且这种转移是基于法律规定,不需要被保险人授权或第三者同意,即只要保险人给付赔偿金,请求权便自动转移给保险人。(来源:360百科)

    编辑:政策法规处(公平贸易处)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