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疫情将加大中国海外投融资变成坏账的风险
信息来源:ANBOUND 发布日期:2020-11-09 阅读次数:594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发表演讲称,“一带一路”并非如同个别西方国家所说是中国所设的“债务陷阱”,相反,在新冠疫情加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还本付息负担的时期,中国是积极发起和参与G20的“缓债计划”的国家之一。周小川指出,确实新冠疫情加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还本付息的负担,“如果在这一期间,一些低收入国家因为还债,挤占了大量的财政资源,就会减少他们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拨款或者是这方面的能力。在疫情以后也会影响到他们未来发展的融资能力,(融资能力)将会变弱。再有是债权人方面,如果发生债务违约或者是显著地进行债务重组,包括像AIIB(亚投行)这样的机构,其财务健康性受到损害,会影响到未来的融资能力、评级、服务‘一带一路’的能力,这个长远影响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周小川提到,最近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中,中国积极发起和参与G20的“缓债计划”,但是疫情比较复杂,疫情过后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还是需要研究的,并不意味着当前的缓债,就一定是疫情后的债务重组,就一定是减债和消债。此外,需要区别哪些是疫情导致的债务困难,其实疫情新增加的债务负担总体来说数量并不多,有很多高杠杆债务实际上都是在疫情发生前形成了的。因此,还要注意不要出现道德风险,所以很难找到统一的办法,还是需要根据各个国家债务情况来寻找不同的解决办法。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要指出的是,中国是“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的发起国,中国当然要为“一带一路”辩护。但要注意的是,新冠疫情冲击全球,也会显著加大中国对外投资的风险。在西方看来,中国给“一带一路”国家带来了债务陷阱;但在中国看来,如果疫情冲击加大,中国的这些海外债权很可能变成海外坏账,这是未来中国要高度警惕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