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出口关注:你必须了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知识
信息来源: 关务小二 发布日期:2020-06-16 阅读次数:460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

    总的来说,技术性贸易措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直接损失和新增成本


    直接损失:产品被国外扣留、召回、销毁、退货等处罚,造成大量直接经济损失。


    新增成本:企业为适应新要求而不得不进行技术改造、更换标签及包装、新增检验、检疫、认证、处理及各种手续,从而新增大量费用,或因无法满足准入要求丧失订单、放弃市场。


    中国是受到贸易措施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2006年开始,原国家质检总局连续十余年组织对全国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的抽样调查,每年我们有将近四成的出口企业受到影响,每年约造成一千亿美元的直接损失和新增成本。


    微信图片_20200616094640.png



    微信图片_20200616094645.png


    重庆企业也不例外,据重庆海关对重庆出口企业2018年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调查的数据显示,全市有45.76%的出口企业反映受到了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给企业造成约7亿美元的直接损失和新增成本。


    可以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与每一个外贸企业息息相关。


    如何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


    国际对设定和实施有规则


    为了规范和限制贸易各国滥用技术性贸易措施,1994年WTO(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建了一个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的“群”,并且就成员间货物贸易制定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简称《TBT协定》《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简称《SPS协定》两条“群规”,而这两个协定是与技术性贸易措施直接相关的两个重要协定。


    它的目的就是要消除或抑制单个成员以贸易保护为目的制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或由于各成员间经济、技术水平发展的不平衡而产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从而促进世界贸易组织贸易自由化宗旨的实现。


    海关能给企业提供什么帮助


    对于国外拟实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


    一般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在颁布实施以前,按照WTO规则有6个月的通报、评议期,并向各成员国通报相关措施。在此期限内,海关可以组织相关企业和技术人员对国外拟实施的措施的合理性、等效性、透明性、歧视性进行评议,向国外官方提出质疑、进行磋商,表达企业诉求,维护合法权益,促使国外官方推迟、更改、甚至取消实施该措施。


     如:2019年,黄埔海关运用WTO规则评议和质疑韩国拟修订食品添加剂法规中关于“禁用多种食用香料,提高食品用添加剂新品种登记注册要求”,成功促成韩方取消该措施,直接避免了我国输韩香料企业每年近千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对于国外已实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


    世界贸易组织(WTO)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委员会及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委员会每年定期会召开全体会议,海关可以组织企业向大会提交“特别贸易关注”,对其他成员已实施或拟实施的,不符合TBT、SPS协定原则、对贸易造成不必要障碍的TBT、SPS措施和做法提出质疑,并敦促其他成员澄清、修改、废止、推迟实施等。在多边场合促进双边问题的解决,助力我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维护我国企业利益及相关WTO成员共同利益。


    如:今年上半年,湛江海关通过向WTO例会提交“特别贸易关注”,成功促使印度将于6月1日实施的BSI认证新规推迟6个月实施,为我国小家电出口企业赢得了宝贵的去库存和升级改造时间,规避相关损失。


    对于国外普遍认可技术性贸易措施:


    海关将加大国外相关的准入信息收集,解读技术法规、标准、认证、注册等其他要求,积极向企业进行宣贯,帮扶企业做好应对,合规出口,并引导通过技术整改、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了,从而实现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根本性跨越。


    如:重庆海关今年3月以来,面向企业连续发布的防疫物资“5+2”《海关技术性贸易措施系列指南》。


    向企业发出风险提示和预警:


    针对全球突发的疫病、疫情或者商品重大质量安全事件、农食产品安全事件,各国采取的临时管制措施,新增或减少技术性贸易措施,向企业进行提示预警,助力企业汲取其他贸易损失的经验教训,及时进行风险防范和谋划应对策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如:今年2月针对各国针对中国新增贸易限制措施,重庆海关连续发布的3期《促外贸稳增长∣技术性贸易措施风险提示》。


    企业如何积极应对


    a、当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时,及时积极向所在地海关报告和反馈。


    b、关注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动态,提高生产采标,注重技术创新、增强技术实力,用质量提升跨越技术壁垒。


    c、通过海关积极参与WTO规则下有关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通报、评议和研提“特别贸易关注”工作,参与规则制定,争取国际话语权。


    d、行业协会商会应加强组织协调,积极配合海关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凝聚企业“抱团”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制定团体标准,促进产业升级、质量提升。


    e、技术机构在产品研发、信息咨询、人员培训等方面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助力企业提升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