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因为疫情原因,全球贸易相继中断,中国出口企业也面对巨大的贸易风险。信用风险是大家特别关注的问题,我们这里来介绍下,目前存在出口信用风险的国家(地区)。
海外信用风险显著上升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和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造成了重大影响。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构成全球性大流行,引发了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
亚洲地区
一季度,亚洲地区报损案件数量居于洲别首位,同比增长约22%。从报损案件数量来看,印度、孟加拉、中国香港、巴基斯坦、阿联酋、韩国、印度尼西亚、越南、黎巴嫩及约旦等国家(地区)居于亚洲地区报损前十位,其中,除了阿联酋和越南外的其余国家(地区)案件数量均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
欧洲地区
一季度,欧洲地区报损案件数量及报损金额均居于洲别第二位,报损案件数量同比增长约12%。从报损案件数量来看,意大利、英国、俄罗斯、德国、波兰、土耳其、法国、西班牙、荷兰及保加利亚等国家(地区)居于欧洲地区报损前十位,其中,意大利、俄罗斯、德国、波兰及保加利亚等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
非洲地区
一季度,非洲地区整体出险率居于洲别首位,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并且报损案件数量及报损金额均呈现同比大幅增长。其中,埃及、尼日利亚、南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加纳等国家(地区)的报损案件数量及报损金额均居于非洲地区前列,且均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
拉丁美洲地区
一季度,拉丁美洲地区整体出险率仅次于非洲,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报损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呈较大增幅。从报损案件数量来看,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国家(地区)居于拉丁美洲地区前五位,并且案件数量均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
从报损金额来看,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巴拉圭、玻利维亚等国家(地区)居于拉丁美洲地区前五位,其中,巴西、墨西哥、巴拉圭、玻利维亚等报损金额均同比上升。
北美洲地区
一季度,北美洲整体风险水平较去年同期显著上升,报损金额跃至洲别首位,同比增长26%,报损案件个数同比增长10%。北美洲报损主要集中在美国,与此同时,加拿大也较去年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风险水平显著攀升。
大洋洲地区报损集中在澳大利亚,报损金额同比增长约1.2倍,出险率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
风险预警与建议
警惕买方破产风险
持续关注买方市场的汇率变化
关注进入紧急状态或因防疫采取相关管控措施的国家(地区)
出货后,关注货物运输情况,预留充裕时间并关注额外费用。更重要的是,要时刻关注途经/目的国相关政策,避免货物被途经/目的国征收、扣押等风险。对于国家(地区)疫情严重已经处于高风险状态的国家,建议出口企业接新客户、新订单须更加谨慎,保障货款安全。
面对贸易急单新单,这几点需牢记!
严把首次交易的风险。主动向买方联系人索要营业执照、代理证明、公司网站等信息,利用资信报告等第三方调查数据,尽可能多渠道、全方位地核查买方背景,确认买方联系人的真实身份,确保贸易合同真实、合法、有效。
协商提高预付款比例。提高预付款比例既是应对贸易欺诈的最佳手段,又是疫情期间减少资金占用的最直接途径。关注协商过程中买方态度是否发生明显变化。
要求公司账户付定金。即使买方联系人定金付得很爽快,也要保持警惕。应主动要求其通过公司账户进行支付,并且备注下单合同号或发票号。
密切关注目的国疫情。目的国政府采取的疫情管控措施很可能导致买方无法提货,但仍应仔细鉴别,尤其是买方以疫情管制为由提出临时更改目的港、货发第三方的情况,应尽量避免赊销。
不轻易变更结算方式。出运后,出口商应积极跟踪物流信息,加强货款催收,不轻易变更结算方式、随意放货。
利用国内市场去库存。无贴牌无专利的服装、地毯等易售品是贸易欺诈的高发区。而纺织服装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不少出口商可能因订单被取消等产生库存,去库存的需求迫切。建议相关出口商积极利用当前政府支持出口转内销的相关政策,做好国内销售渠道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