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多环芳烃禁令成输欧消费品新门槛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1-12-28 阅读次数:1598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多环芳烃(简称PAHs)是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包括萘、蒽、菲、芘等数百种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塑料、橡胶和涂料等材料中。由于对人类和环境存在严重危害,美国环境保护署将16种PAHs列为优先污染物,欧盟REACH法规也将其归类为致癌、诱变或生殖毒性物质。
    一是全面实施PAHs禁令已成市场共识。自德国提出针对所有消费品的PAHs限制提议以来,欧洲委员会和主管REACH法规的欧盟化学品管理署已开展多次研讨,拟将多环芳烃的限制范围扩大到所有的消费品。欧盟环境总署、企业与产业总署,欧洲消费者联盟以及欧洲轮胎和橡胶制造商协会等机构也多次向欧盟委员会提议,要求对所有直接与皮肤接触或易被摄入的消费品及部件全面实施多环芳香烃禁令并加强执行力度。
    实际上,自2008年4月1日起,德国消费品安全GS认证已提出PAHs检测要求,不能通过测试的产品将无法获得认证标志,虽然GS是自愿性认证,但其权威性事实上得到欧盟成员国的公认,已成为相关消费品顺利进入德国和欧盟的门槛。而据德国消息,在此前欧洲委员会讨论德国关于限制PAHs的提议时,所有成员国都表示支持扩大PAHs的限制范围,逐步在所有消费品中禁用PAHs已成共识。
    二是消费品的PAHs禁令门槛日益严苛。多环芳烃禁令目前主要针对橡胶轮胎实施。但从近期欧盟的会议信息来看,以多环芳烃为代表的该类物质限量禁令必将进一步严苛。欧盟消费品组织已建议,消费品中PAH的总量和每种PAH物质的限量都应低于0.2毫克/千克,凡是不符合要求的消费品都不能进口至欧盟或在欧盟制造。同时表示,德国递交的资料证明,要求PAHs中每种物质的含量都低于0.2毫克/千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三是PAHs禁令对出口商品的冲击面广。欧洲消费者联盟强调,测试发现,目前PAHs广泛存在于包括儿童玩具在内的消费品中。除橡胶轮胎等重点监管商品外,家用塑料制品、电动工具的塑胶手柄、家电产品塑料部件乃至自行车的橡胶把手等都可能成为PAHs禁令的针对目标,并已有多类商品被欧盟通报,导致客户要求也不断提高。
    近日,鄞州某企业一款塑料餐具就因样品未能通过德国客户PAHs检测而被推迟订单,这不仅给企业形象造成影响,也使企业在业务竞争上陷于被动。目前,限制PAHS的提议已进入证据和毒理数据补充阶段。一旦最终决议通过,其执行力度必将大大增强,从厨房用品、轻工玩具到机电产品都将受到影响。而此类商品正是我国的重要出口产品,据检验检疫部门统计,仅宁波地区2011年1-10月,出口德国批次已达2.5万批,货值逾6.7亿美元,而出口欧盟则更是突破11.7万批和33.5亿美元,相关企业需高度关注。
    针对不断升级的环保安全要求,检验检疫专家提醒消费品出口企业未雨绸缪,沉着应对,及早制定防范措施:
    第一、欧盟和国外机构的资料已表明,在消费品中减少PAHs的使用虽有一定难度,但在现有技术上是可行的。出口企业应将环保安全作为转型升级突破口,加强信息收集,从产品设计开发、原辅材料采购和零部件的选择使用、生产管理以及产品检验检测等环节进行全面调整,不断适应市场的新要求。
    第二、通过贸易公司或行业协会等途径密切与外商的信息交流,及时掌握国外市场新要求,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通过必要的风险评估和PAHs抽样检测等手段确保企业产品能达到新要求,对自身的大宗出口商品则应尽快考虑申请GS等消费品安全认证,有效提升企业品牌的信誉度和竞争力。
    第三、牢固树立“质量风险防范在前”的企业发展理念,加强与检验检疫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充分利用其信息和技术优势,跟踪、了解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最新动态,对于生产管理和产品检验过程中遇到的质量安全风险问题,则应及时寻求相关部门的技术指导和帮扶,提前化解,不断提升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和内在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