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外贸技术壁垒将倒逼中国出口走质变之路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1-12-13 阅读次数:1638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中国面对的贸易摩擦和纠纷呈上升态势,很多国家在用技术壁垒将中国商品拒之门外,这也在逼迫中国的出口策略从量变走向质变,兼顾出口商品的价廉与物美。据广东省质监局举行的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座谈会上发布数据显示,近年我国遭遇贸易技术壁垒的直接损失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去年全国出口遭遇贸易技术壁垒的直接损失达到582亿美元。广东出口总量约占全国的1/3,也是受贸易技术壁垒影响最大的省份之一。2008年广东省遭遇贸易技术壁垒的直接损失达241.49亿美元,约占全国损失的一半。广东省质监局副局长张燕飞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同时贸易摩擦也呈现快速增长之势,以设置贸易技术壁垒(TBT)为主的贸易保护日趋严重。近来印尼、越南、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的技术壁垒有增加趋势,这些国家过去是采取关税、限制配额等措施,而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技术措施通报不断上升。近年来我国三大贸易伙伴(欧美日)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已从针对产品本身的性能、质量、安全,发展到生产、包装、标签标志、加工运输等全过程,技术要求日趋复杂、严苛。例如在对日本的出口中,食品中的农兽药残留要求、食品中细菌等卫生指标、食品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等,对中国企业的限制作用最为明显。出口日本的大米面临579项检测,这么多项目的检测,已经构成一种技术壁垒。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国出口商品急需摘掉“价廉质次”的标签,而这一转型要靠我们的企业提高创新力和严把质量关才有望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