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核心技术已成为中国新能源行业的生死命脉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1-12-13 阅读次数:1559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日前,国家电监会发布《风电安全监管报告(2011年)》显示,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快速,装机容量达近4000千瓦,风力发电量占到全国发电总量的1.5%,预计到2015年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将翻番。但报告严词指出,我国风电建设规划缺少统筹、风电装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有待提高、风电并网技术标准和检测工作滞后、风电场设计、建设、运行和调度管理薄弱。据统计,201118月份全国发生193起风电机组脱网事故。其中,一次损失风电出力10万-50万千瓦的脱网事故54起,一次损失风电出力50万千瓦以上的脱网事故12起。2010年,全国发生80起风电机组脱网事故。不仅安全问题让人担忧,在大干快上之后,我国风电企业正进入核心技术匮乏的困境;一项酝酿中的法律条款,同样让近几年在全球市场快速崛起的中国光伏产业在面对核心技术壁垒保护时而陷入泥沼。夸张点说,是否掌握核心技术,让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典型代表的中国新能源行业处于生死攸关的境地。中国新能源投资领域的一位资深人士如是说。在安邦研究团队看来,随着世界范围内新能源领域竞争的白热化,技术条件将成为左右新能源市场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做得不错,但在先进程度方面却有较大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自主知识产权不多,处于产业链下游等方面。据了解,目前,我国风机整机企业主要是购买国外设计公司的设计,采购国外零部件进行组装加工。对于中国新能源企业而言,凭借低成本可以在短期市场竞争中占据上风,但从长期来看,依靠单方面的技术转移显然不足以支撑起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技术的突围,不仅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更需要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难以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