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动态
- ??褸?nbsp;
2018年我国继续保持TFT-LCD领域优势
2018年,在大尺寸、全面屏、4K超高清市场增长驱动下,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出货面积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同比增长8%。国内新型显示产业在国际市场带动和国内产业政策引导下,产业发展继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全球显示产业市场需求依然旺盛,我国在TFT-LCD领域优势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2018年,在电视面板大尺寸和新产品、新需求的带动作用下,全球新型显示产业保持增长态势,显示面板出货面积预计将达到2.2亿平方米。另外,受TFT-LCD面板价格不断下降的影响,显示产业总体营收将出现缩减,缩减规模在4%左右。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近年来进步明显,尤其是在TFT-LCD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产能产量位居全球第一,综合竞争力不断攀升。2018年,京东方合肥10.5代线实现量产,中电熊猫咸阳8.6代、中电成都氧化物8.6代TFT-LCD、华星光电11代线相继点亮投产,进一步提升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的市场规模和竞争能力。2018年前三季度,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等三家龙头企业营收规模达到1100亿元,同比增长10.4%,继续领跑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平均水平。
二是AMOLED面板应用不断拓展,中国大陆AMOLED量产进程稳步推进。2018年柔性AMOLED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折叠屏开始崭露头角,AMOLED的热度不断攀升,成为各大企业竞相追逐的焦点。全球AMOLED面板出货数量预计为4.5亿片,同比增长3%。其中智能手机用AMOLED面板出货数量预计为4亿片,占据AMOLED面板出货量的90%以上;柔性屏出货数量约为1.8亿片,同比增长24%,在全部AMOLED智能手机面板中的渗透率超过40%。2018年,OLED电视面板出货数量有望达到400万块,相比2017年的170万块增加2.4倍,成为高端电视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中国大陆企业在AMOLED领域取得较大进展。京东方成都6代柔性AMOLED产线量产出货。华为公司发布的Mate 20 Pro手机采用了6.53英寸AMOLED显示屏,京东方成为该产品的主要屏幕供应商。维信诺已开始向锤子坚果Pro2S和小米手机出货。
三是面板发展带动上游进步,关键材料和设备本土配套能力不断增强。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依然是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重心,受产线建设和投入量产的影响,中国大陆成为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关键材料和设备的重要引擎。多家国外龙头企业在国内建厂或与国内企业开展合作,康宁玻璃、日东电工、默克等跨国企业进一步加大在中国的投入。本土企业实力不断增强,配套能力普遍得到提升。2018年,国内液晶材料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50%,铜靶、铝靶、钼靶实现规模化生产,打破了国外企业在技术和市场的垄断。设备方面,我国企业以后段或检测/包装等周边设备为主,武汉精测模组段AOI检测设备、合肥欣奕华洁净搬运机器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均已超过70%。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前端和终端工艺设备方面,我国企业差距依然较大。
四是产线建设热度不减,投融资势头依然高涨。虽然2018年面板价格下跌明显,但全球新型显示产业正处于转型发展期,产业竞争正在从规模竞争向技术竞争、创新竞争转移。在此背景下,先进的产线成为各国各地区企业竞相投资的热点。柔性AMOLED、大尺寸、超高清、低功耗等产线的建设热情依然高涨。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在建、拟建的产线数量超过15条,投资金额超过5000亿元。其中,在建10.5代TFT-LCD产线3条,拟建1条;在建6代柔性AMOLED面板产线4条,拟建3条;在建8.5代AMOLED面板产线1条。
2019年我国将继续为显示产业上游提供动能
展望2019年,行业发展呈现四大趋势。
一是全球显示产业出货面积将进一步增长。预计全年出货面积仍将保持6%~8%的增长。受日韩TFT-LCD产线转产、停产、维修等因素影响,大尺寸电视面板价格有望企稳回升。同期,我国多条10.5代和8.6代产线进入量产,Oxide和LTPS TFT-LCD面板量产能力进一步成熟,将进一步保持我国企业在TFT-LCD领域的优势地位。同时Oxide和LTPS TFT-LCD产能和产量将进一步提升,TFT-LCD的新产品、新应用将推动产业稳固健康发展。
2019年,在中国光伏人对政策的期待和发展模式的探索中到来了。一年前,当2018年开始的时候,虽然几乎没有人会预料到823号文的出台,但也没有太多人能冷静的看待过去几年中国光伏产业迅速发展所带来的隐患。
即便在光伏、风电、储能等领域的从业者看来,我们的绿色能源事业是一项伟大的工作,要改变人类成百上千年来对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要缓解工业革命以来不断严峻的温室效应,要创造一个人口迈向顶峰时期的社会能源供应体系,但从更宏大的人类视角看,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同互联网、航空业、高铁、基因技术等,是人类历史发展中必然会相伴相生的领域。
而人类的进步,也是在竞争中产生的。
2019年,中国光伏产业的竞争会更加艰巨。
看看其他行业吧,门槛相对低的餐饮行业,最近两年倒闭餐厅的平均寿命是508天、2017年关闭的店面数量是开店数量的91%;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正加速产业化;互联网企业破产数量也在增加,巨头企业也在裁员过冬……
而中国的光伏产业,在2018年才真正开启了产业整合之路——据了解,2018年江苏有200家以上的光伏相关企业关门,大部分小型制造企业举步维艰,而具有高效电池产能的厂家则在第四季度供不应求。
即便是中国大的经济环境不好,但在各个领域,都有逆势发展的企业。这些逆势发展的企业,有的是靠技术、有的靠对市场的把握、有的靠找到了更有实力的股东……
不管每个企业的发展如何,中国的光伏产业在2019年会更加强大——越来越多的设备国产化,多晶硅的自主产能正迅速增加、外国多晶硅企业日子越来越难过,全世界的光伏电站投资企业更依赖中国的产品,而中国在高效技术产业化上也引领着全球的方向。
这有点像中国的乒乓球事业。
但在2018年尾,一个日本15岁男孩让中国乒乓球队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一年半后的日本奥运会他将成为中国队最大的威胁。而中国光伏产业未来会面对哪些威胁呢?一定是新的技术。晶硅产业已经发展了20年,虽然还有进步空间,但新的颠覆技术也在酝酿。
值得欣慰的是,中国企业也在储备这样的“未来技术”。2018年初秋时,一位杭州的年轻创业者说,他希望未来数年内能把光伏组件成本降至0.8元/瓦。如果他的宏志实现,这将让目前绝大多数晶硅企业倍感压力。
2018年,虽然中国市场规模比前一年有所下滑,但超过40GW的装机背后,是每一个光伏人的辛勤付出。一个建成的分布式项目,背后可能是五六个谈崩了的屋顶业主方;一个签署的组件订单,背后可能有十几个落空的同行。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每一个签署的合作背后都值得骄傲。
但,竞争可以,不要恶意竞争。不要为了抢订单,牺牲质量来降低成本和价格;不要为了抢屋顶,一味降低电价折扣和抬高租金;不要为了中标地面电站,投了低电价却算不过账来……
关于2019年,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对光伏发电的需求仍会上涨、产业整合仍将继续、产业链配比仍将优化,中国市场仍将维持40GW左右的规模、新一批领跑基地投标会爆出更低的电价、有人会离开光伏,也有人会投身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