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动态
现行补助标准将退坡,隔膜市场是否能破壳起飞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7-11-07 阅读次数:634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崛起,锂电行业也持续升温。除了新能源本身带来新浪潮,这个领域的红火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
然而,随着产业的日渐成熟,国家正在试图弱化产业对政策的依赖,促进产业独立化、规范化发展。
《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16)表示:
1、地方财政补贴(地方各级财政补贴总和)不得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
2、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各类车型2019-2020年中央及地方补贴标准和上限,在先行标准基础上退坡20%;
3、非个人用户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申请补贴,累计行驶里程须达到3万公里(作业类专用车除外);
然而在《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中,原本要在2019年实施的补助退坡,提前至2017年实行:
1、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
2、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动传统能源向新能源的转化,也为了企业能更好地应对这一变化,政府推出了新的政策。
今年9月,燃油汽车退出时间表制定草案 工信部已“启动了相关研究,也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我国的时间表”。
10月,“双积分”政策终于尘埃落定,将政策的正式实施时间推迟至2019年。
众所周知,2017年可以说是锂电隔膜领域发生巨大变革的一年,接连不断的投产计划、扩产项目;其他领域的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也加入到新能源的浪潮中,今年的并购资金超过90亿。
但是,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补助退坡之后,尚未完全稳固的锂电隔膜市场是否还能被看好?在锂电池中,隔膜固然有着高昂的利润,同时也有着难以跨越的技术壁垒,剥离了政策补助以后,企业会否对这片尚未被完全开拓的领域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