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CSAS管理委员会第一届第六次会议在桂林成功召开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7-03-28 阅读次数:786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褸?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4pt; margin: 0pt" class="MsoNormal"> 半年过去了,上海市场依然在3000点附近运行,但部分牛股却已经领先于大盘创出了新高,有的甚至是历史新高。在茫茫股海中寻觅到牛股,这当然是很多人的良好愿望。为此,去年4季度财经头条APP新开辟了一个全新栏目——财经头条数据研究室,为的就是通过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准确捕捉到值得跟踪的牛股。颇为难得是,这个新栏目完全采用的是原创方式,希望将干货呈现给广大的财经头条APP用户。

    同时,财经头条一直将用户需求驱动作为天职,这个数据研究室的编组,也正是来源于大量财经头条APP用户的建议。很多可亲、可爱、可敬的用户,还从后台给出了他(她)的真知灼见,这使得财经数据研究室的工作有使命感、责任感,目的就是满足越来越多的那些对数据本身产生浓厚兴趣的新老用户们的真实需求。 

     

    宁波电子行业协会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加快,宏观政策环境持续向好。2016年9月G20峰会核准发布了《G20能效引领计划(EELP)》;11月《巴黎协定》正式生效。我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发布,国务院成立“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半导体照明产业迎来了新的机遇。

      CSA Research认为,2016年是半导体照明行业波澜壮阔的一年。10月1日,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在中国全面退市;Micro-LED、QLED等新兴技术令人目不暇接,植物光照、医疗应用等跨界融合带来无限空间;GE、三星等国际巨头纷纷退出中国照明市场,飞乐、木林森等中国企业频频出手海外并购;企业发展两极分化加剧,转型升级加速进行;LED上市公司业绩抢眼,欧普、英飞特成A股新军;产业区域转移态势明显,全球LED竞争格局正在调整重塑。
     

    一、产业规模稳步增长,照明强国雏形已现

     
      1、产值首次突破五千亿
     
      CSA Research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整体产值达到5216亿元,较2015年同比增长22.8%,虽然与“十二五”期间30%的年均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增长率较2015年的21%有小幅提升。其中上游外延芯片规模约182亿元,同比增长20%;中游封装规模达到748亿元,同比增长21.5%;下游应用规模 4286亿元,同比增长23%(如图1)。
      图1 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各环节产业规模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CSA Research
     
      上中游芯片、器件价格整体上涨。下游市场需求的放量增长,原材料、配件及人工成本的上升推动供应链全线涨价。2016年下半年以来,LED上游芯片产品价格上涨平均幅度约在10-15%,中游封装器件价格提升幅度在5-10%。
     
      2、应用领域结构性调整
     
      2016年,半导体照明应用环节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细分应用领域呈现不同特点。通用照明、景观应用、显示等传统替代应用市场稳步增长,农业照明、汽车照明等新兴应用快速成长,智慧路灯、小间距显示、灯丝灯、UV-LED、IR-LED等成为应用市场热点。
     
      CSA Research表示,LED通用照明仍然是应用市场的第一驱动力。2016年,产值达2040亿元,同比增长31.5%,占整体应用市场的比重由2015年的45%,提升到2016年的47.6%。显示应用由于小间距LED显示技术的快速崛起,迎来了新一波增长,规模约548亿元,同比增长29%,占整体应用市场12.8%。
      图2 2016年我国半导体照明应用领域分布
     
      数据来源:CSA Research
     
      汽车照明及超越照明应用成为新蓝海。随着奔驰、宝马等高端车型前大灯越来越多的采用LED灯具,2016年LED汽车照明高速增长,同比增长33.8%,占整体应用市场1.4%;LED农业应用、医疗应用等创新应用也成为应用亮点,同比增长超过30%。
     
      背光应用市场增长乏力。液晶显示市场趋于饱和,LED光效提升使得用量减少,OLED、QLED等新型显示和背光技术出现,导致LED背光应用增长缓慢。2016年,LED背光产值520亿元,仅有1%的增长,占整体应用市场12.1%,比2015年的14.8%有所下降。
     
      3、区域集聚特色趋明显
     
      区域发展逐渐形成特色。各地结合自身优势,对区域内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定位。如长三角地区在智能照明、智能制造、健康照明等领域发力;珠三角地区注重大规模制造,并开始注重质量提升;海西地区,如厦门节能灯成功转型,结合出口优势,国际与国内并举;江西围绕Si基LED优化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打造南昌光谷;四川、重庆注重细分领域的特色应用;由于东部沿海成本逐年攀升,产业开始呈现向内陆转移态势,义乌、南昌、成都等中西部地区成为主要产业承接地。
    2017年3月27日,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标准化委员会(CSAS)管理委员会第一届第六次会议在桂林成功召开。31位委员代表及CSAS秘书处人员参加了会议,CSAS秘书长阮军主持会议。CSAS管理委员会主任李晋闽致欢迎辞,欢迎各位委员参加此次会议,感谢各位委员对联盟标准化工作的支持与贡献!联盟代表、协会任奉波秘书长和副会长单位升谱光电牛宏强参加本次会议。

      CSAS副秘书长高伟博士汇报了2016年CSAS标准化工作进展。作为国家标准委第一批团体标准试点单位,CSA持续开展标准制定、实施工作,积极推动标准走出去。2016年CSA发布联盟标准4项,立项联盟标准6项,持续推进7项联盟标准及4项联盟技术报告的制定工作;由联盟组织制定的国家标准《植物生长用LED光照 术语和定义》于2016年4月发布,国家标准《LED公共照明智能系统接口应用层通信协议》完成报批工作;持续参与ISA及ISO国际标准化工作;持续开展标准实施应用推广工作。
      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ISA)秘书长岳瑞生介绍了ISA的标准化工作。ISA已与IESNA、IEEE等知名标准化组织列入了ISO/TC274的联络合作计划。目前,ISA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已成立了8个工作组,召开了10次工作会议,发布了4项以CSA联盟标准转化的技术规范,正在深入开展与印度、越南、巴西等国家的标准转化、推广工作。希望更多的产业同仁加入ISA,共同推进中国标准走出去。
      飞利浦照明标准和法规部经理孙瑛晖介绍了飞利浦照明标准化工作,她提到,标准是产品市场准入的基本前提,技术前沿的联盟标准又是企业的竞争利器。
      飞乐音响朱华荣分享了标准化改革相关政策及企业标准化工作体系,为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思路。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华质卓越标准化事务所)吕鹃高级工程师分享了放开搞活企业标准方面的工作,提出需要深刻认识和理解标准化的内涵以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企业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晶能光电总监章少华介绍了获得2016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的硅衬底LED标准的相关内容及晶能光电的企业标准开展情况。
      LED健康照明标准技术报告起草组分享了LED健康照明国际标准化工作进展。
     
      会上,经管理委员审议,通过了CSAS 2016年工作报告(委员会草案),进行相应修改后向CSA所有成员发布。围绕联盟标准化服务工作建议、企业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标准国际化工作建议、重点领域标准化等议题,委员纷纷阐述了各自观点,对联盟标准化工作建言献策。经讨论,管理委员会认为,2017年CSAS将进一步开展健康照明、超越照明、LED照明绿色制造等重点技术领域开展标准化工作;围绕标准化工作服务,开展标准的宣贯培训和国内外应用推广工作。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 桂林
     
      ※ 附参会代表企业名单(排名不分先后,按拼音排序)
     
      ◆北京大学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
     
      ◆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飞利浦照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三雄极光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雅江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
     
      ◆国家半导体光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
     
      ◆航空301所
     
      ◆合肥彩虹蓝光科技有限公司
     
      ◆鸿利智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宁波半导体照明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宁波升谱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欧司朗(中国)照明有限公司
     
      ◆三安光电
     
      ◆厦门华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深圳雷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聚作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