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中国车企海外发展缺乏战略支持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12-16 阅读次数:1043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今年中国产业界的消息非常不利,以就业人口众多的汽车制造产业而言,如果说数字没有带来震惊的话,也绝对没有带来喜悦。2015年,原来海外市场已有较高知名度的吉利,在海外市场遭遇了严重的滑铁卢,据吉利汽车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吉利总共销售汽车51367辆,同比增长15%,但海外出口却仅为854辆,数字非常可怜,同比暴跌了72%

    吉利方面认为,吉利的主要出口国的俄罗斯和巴西,今年以来经济和政治环境不稳定导致销量严重下滑。另一大原因是受到外国货币贬值,海外市场价格竞争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以吉利为代表的的中国汽车品牌,市场优势以往是依靠价格竞争,但现在败势已经很明显,并且可能是一种趋势性的败势。因为与吉利类似的是,国内其他自主品牌的出口销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导致今年前11个月国内成车出口同比下滑18%的惨况。

    对于这样的市场状况,国内汽车行业显然严重准备不足。现在的情形,犹如一个人刚刚打开了一扇门,探出了一个头,就迎头挨了一击闷棍。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与中国车企在布局海外市场的时候,严重缺乏战略研究和战略预测的支持有密切的关系。

    实际上,有关世界经济和地缘战略方面的调整,国内经济界以及国际关系研究方面的警告不断出现,安邦咨询(ANBOUND)更是在很早,最少是在两、三年前就做出过清晰的预测和判断。像俄罗斯货币的贬值,以及巴西经济方面出现的种种情况,都是早有预警的。而中国车企的海外布局,显然要么是忽略了这样明显的警告信号,要么是自身准备不足,才导致了崩坍式的败局。

    现在和今后,中国的汽车产业面对的情况更为复杂,从国际贸易、关税壁垒、人民币汇率,到各种政策和经济问题,各个产业品牌,要像原来一样单打独斗,那么可能奋斗多年也不见得能够成气候,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奇瑞和长安,他们的对策是寻求联手合作。比如长安汽车海外事业发展部就表示:长安和奇瑞正在探讨海外市场合作的可能。基本的药方,是期待建立共同的投资平台,通过共享平台,降低成本,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事实上,这个方向已经成为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进行突破的一个新方向。但这个新方向是否是一个成功的方向,则有很大的疑问。因为从战略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是难以成事的。共享海外平台可能遭遇到技术平台方面的障碍,车系技术方面的差异,培训系统的差异,零配件供应的差异,物流和供应链的重组等等,诸多方面差异明显,要重组和设计,本身也有巨大的成本。而且这些差异性的问题,考虑到海外市场的投资环境,也并非是短期之内可以进行整合的。除非几家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海外销售市场体系的资产重组,否则要实现共享平台的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

    安邦咨询(ANBOUND)的建议是,在目前世界经济的条件之下,其实一个可预见的前景是引入海外市场的互联网销售平台,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战略上的创新布局,以此降低成本,扩展市场。中国车企目前海外营销的模式,基本是在复制国外汽车行业的经验,并没有自身的创新和创意。国外汽车市场销售的基本模式,就是像中国市场中常见的那样,建立4S店,通过广告进行品牌宣传,通过价格比较的优势来逐渐打开市场,再进一步升级换代,提升价格,逐渐形成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像这样的模式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在世界经济格局动荡不安的情况之下并不一定适用。

    中国车企作为一个后来者,要想在世界成熟的汽车市场当中占有一定的份额,形成若干根据地,必须设法独辟蹊径,必须走出自己的路。因此在这方面,引入一定的互联网+的思路,更多的去考虑互联网的平台技术,利用互联网平台来降低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成本和市场影响力,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全新的努力方向。

    从互联网销售平台的角度来看,中国汽车行业在海外市场基本没有做出重大而有系统的努力,而国外的互联网整车和二手车销售平台,已经有很多,具有高知名度的英语销售平台也有几家。很明显,中国车企在这些方面没有做出能够令人耳目一新的努力。如果能在互联网平台方面做出创新和努力,尤其是在打开市场知名度的话,那么中国车企在海外的销售布局,实际已经实现共享,更重要的是,比起投资开店,依赖人力去打开市场,成本将会明显降低。事实上,这是一个新的销售平台系统。我们建议中国的汽车产业,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另辟蹊径,以互联网为先导,布局并打开海外整车销售市场,这应该是最重要的一个努力方向。

    中国汽车产业的海外发展不顺利,与缺乏和忽略战略研究和战略预测有关。要重组海外布局,巩固海外市场,应该考虑引入国际化的互联网销售平台,在这个基础上降低成本,重整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