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我国光伏产业素质恐跟不上行业回暖形势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08-20 阅读次数:1082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经历了欧美“双反”打压和行业寒冬,去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开始回暖,今年更是制定了17.8吉瓦的光伏电站规划目标。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773万千瓦,相较2014年上半年的332万千瓦有2倍多的增长。而制造端回暖的速度也在加快,目前虽然整个光伏行业的开工率低于70%,但是骨干企业的开工率均在85%以上,甚至超过100%。虽然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光伏制造大国,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国内一家大型企业首席执行官认为,我国光伏骨干企业的生产设备正处于升级换代期,目前光伏生产设备的国产化率已达90%以上,20吉瓦的设备升级需要资金340亿元。但企业无力投入,将错失产业升级机会。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朱治国也坦言,“在世界上,我国光伏产业的技术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但我们的发展仍然受到阻碍。企业的现状是资金链紧绷、财务负担过重,无法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只能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而光伏产业不良贷款率的居高,也让银行“积极”不起来。中国银监会政策研究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去年底,银行所有贷款不良率只有1%,但光伏产业贷款不良率平均达7%左右”。面对紧迫形势,国家能源局从今年起开始逐年提高光伏产品的标准、质量与门槛,以促进行业优胜劣汰,其中一个措施就是实施“领跑者”计划。目前,该计划第一个获批项目已花落大同,另有多个省市在筹划申报,该计划至少连续实施三年。